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举重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勇夺总成绩15枚金牌中的5枚,创造了辉煌的成绩。抓举是举重比赛的第一个项目,其成败与否直接影响整个举重比赛。科研人员对抓举进行了许多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他们的研究主要通过分析运动员在举重运动各个阶段中身体重心移动情况、身体各环节的运动特征、肌肉用力特点、杠铃运动轨迹来研究运动员的动作技术特征,还研究了不同的举重姿势对成绩的影响,国内外优秀运动员之间以及国内优秀运动员之间动作技术结构特征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但是,关于举重后备人才技术的分析却很少,尤其是如何使后备人才迅速的掌握规范的运动技术、合理的发力方式、拥有强大的专项力量,尽快成长为优秀运动员,完成运动员的新老交替方面,其研究微乎其微。在这方面,教练员的一般解决方法是目测运动员的动作技术的优缺点,而《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一书中指出科学训练要求教练员对运动员的技术进行科学诊断。鉴于此,本文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对研究对象的抓举动作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抓举过程中杠铃重心和身体重心在前后、左右、垂直三个方向上的运动以及身体主要环节的运动学参数,研究运动员抓举过程中的动作技术特征。研究发现:杠铃在运动过程中左右方向摆动过大;运动员对于整个抓举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不是很合理,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举重的节奏,这在平时训练中应多加注意;运动员在发力阶段身体各主要环节的角度有待于进一步调整,寻找适宜的发力角度;后备运动员的力量发展比较好,但需注意身体两侧力量同时发展,不能出现明显的力量弱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