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他执政时期出现了闻名古今中外太平盛世的典范——贞观之治。 在认真总结历代统治经验的基础上,唐太宗特别注意吸取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隋朝迅速灭亡的经验教训。为了维护和保持李唐王朝的长期统治,唐太宗在统治思想,治国政策和策略等方面有诸多创见。唐太宗君德的思想及实践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儒家强调修身,尤以君王为重。他们认为君王肩负着国家政治领袖和道德领袖的双重责任,他们不仅要治理国家,还负有引导社会风气的重大职责。唐太宗尊崇儒教,重视修身,对儒家极力倡导的圣君之德,在他治国的过程中,全面而倾力地加以实践。他的君德思想主要包括:心存百姓的民本观,主直臣明的君臣一体观,任贤致治的用人观,从谏如流的纳谏观,抑情止欲的崇俭观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唐太宗身具诸多治世明君之德,他心存百姓、沥心勤政、任贤致治、从谏如流、克己省身、公正无偏、勤学明理、戒奢从俭……。唐太宗的君德不失为珍贵的历史遗产,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实际效果看,由于君王重君德,影响和带动了整个统治集团,甚至影响了整个社会的风气。我们应该充分肯定它的历史地位和进步作用。对其所具有的领导者的责任感、忧患意识、综合素质及人格感召力等方面进行发掘,可以总结和吸收中国传统道德精华,使优秀的道德传统得以发展,并发挥出更大的、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