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中隐喻幽默的概念整合分析——以《艾伦秀》为例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kl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幽默,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幽默的研究历史悠久,涉及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幽默的语言学研究大多从传统的语义学和语用学视角展开。然而,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认知角度分析幽默。其中,概念整合理论,凭借其对动态意义的构建解释,为幽默研究提供了新方向,相关研究成果也非常丰硕。尽管如此,运用该理论来分析脱口秀中由隐喻触发的幽默,即隐喻幽默,的相关研究却不多见。从认知角度来看,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跨领域的映射,跨空间的整合。这种不同空间整合生成的隐喻从理论上来说可以产生幽默效果。  本文选取美国热门脱口秀《艾伦秀》中180个隐喻幽默作为语料,在概念整合理论框架下,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过考察隐喻幽默的意义构建过程,本文证明了隐喻可以产生幽默的理论假设,揭示了概念整合理论对隐喻幽默的阐释力,拓展了幽默研究的范围。此外,本文还结合脱口秀的语言特点,总结了影响隐喻幽默理解的因素以及其在会话中的功能,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隐喻幽默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国际交往的深入,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加深,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一种现实需要。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仅需要良好的外语语言能力,而且也要求人们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在
20世纪美国著名女作家薇拉·凯瑟(Willa Cather)以歌颂西部拓荒者顽强的创业精神和坚强不屈的刚毅性格而闻名于世。作为凯瑟的重要代表作,《一个迷途的女人》自1921年出版至今
长期以来,人们对翻译的研究注重于翻译内部的研究,即文本内的研究—原著与译本之间的对比。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以勒弗维尔、赫曼斯,国内以蒋骁华、王东风等针对意识形态对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