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任碧莲是一位著名的亚裔美国作家,曾被誉为“华裔美国人经历的主要编年史家之一”,她的作品以描绘在美移民及其后代如何应对文化多样性和自身族裔身份而闻名。她的第二部小说《希望之乡的莫娜》曾获得《纽约时报》年度好书的称号,主要讲述了在美生长的第二代亚裔在成长过程中对多元文化的不断探索和对族裔身份的追寻和建构,并且展示了多元文化语境下少数族裔与美国主流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对抗,是一部极具时代感的现实主义作品,被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碧莲是一位著名的亚裔美国作家,曾被誉为“华裔美国人经历的主要编年史家之一”,她的作品以描绘在美移民及其后代如何应对文化多样性和自身族裔身份而闻名。她的第二部小说《希望之乡的莫娜》曾获得《纽约时报》年度好书的称号,主要讲述了在美生长的第二代亚裔在成长过程中对多元文化的不断探索和对族裔身份的追寻和建构,并且展示了多元文化语境下少数族裔与美国主流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对抗,是一部极具时代感的现实主义作品,被《洛杉矶时报》称赞为“耀眼的多元文化例证,智慧和艺术并存”。国内外学者大多从多元文化主义角度分析小说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现象,或者从文化身份建构的角度探讨混杂的族裔身份以及身份认同,少有学者关注到书中族裔身份的操演性和流动性。因此,本论文以族裔身份为切入点,运用朱迪思·巴特勒的操演性理论分析《希望之乡的莫娜》中主要人物的身份操演,以此揭示出作品关于族裔身份流动性的重要意旨。本论文总共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任碧莲,特别是她的成长文化背景,以及她的第二部小说《希望之乡的莫娜》。此外,在梳理国内外对《希望之乡的莫娜》的现有研究后提出本论文的选题,说明本选题的意义和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至四章为论文的主体。第二章分析张莫娜一家的身份操演。张氏一家认同自身亚裔美国人的身份,努力使自己符合亚裔美国人“模范少数族裔”和“永久外国人”的刻板印象,以期在美国社会获得认可。然而,他们对亚裔美国人的身份操演却未能给他们带来归属感,他们仍然遭到白人社会的边缘化,同时也无法与中国文化身份建立联结。第三章探讨莫娜、凯莉及其朋友们为反抗刻板印象而做的身份操演。他们有的操演其他族裔身份,以反抗主流社会对其族群的刻板印象;有的则寻根自身族群的文化,对他们新发现的族裔身份进行操演,以挑战主流社会为他们“定制”的族裔形象。第四章揭示作品传递出的族裔身份流动性的观念。通过前两章的分析可以看到,作品意在说明族裔身份并非一个本质性概念,身体的族裔特征与族裔身份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族裔身份是社会建构下的身份操演,并且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可以随着实践而发生变化,族裔身份具有流动性。论文最后一章是结论,该章总结全文的主要论点和前文内容,指出《希望之乡的莫娜》蕴含的现实意义。小说通过描绘主要人物的身份操演,不仅揭示了族裔身份的流动性,挑战了本质主义的族裔身份观,而且使人们重新认识族裔的内涵,摈弃种族歧视和压迫;同时,族裔性的自由流动可以增进族裔群体之间的和谐。
其他文献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立足于满足国内需要,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点在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有效联动国内国际双循环。本文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循环”相关重要讲话的深入学习和已有文献的详细梳理,结合可获得数据,科学论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指标体系。通过构建模型,设定核心变量“双循环交互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上分别测度国内国际双循环有效联动能否有效激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居民收入逐渐增加,老百姓对于医疗资源的需求已逐渐发展为追求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在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分级诊疗制度,其中双向转诊是分级诊疗制度中的常见行为。双向转诊对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医疗服务供应链的服务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然而现实中的情况由于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效果不佳,转诊行为缺乏规范引,没有形成患者、医生、医院三方之间的良性循环体系,患者就
村级小微权力行使主体一方面是村民自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承接了一部分国家公共服务向基层提供的功能,是国家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同时也是国家和广大村民之间的重要连接者,是基层治理的重要主体。对村级小微权力行使主体在基层自治中的行为进行管理极为重要。浙江省宁海县L镇在小微权力清单深入推进的过程中,不断回应国家治理,关注村级小微权力行使主体的权力行使,进一步规范其履职标准,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走出了一条基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1939-)是一位颇具国际声誉的加拿大当代作家,被誉为“加拿大文学女王”。她的著作丰富,作品涵盖多种文学体裁。《盲刺客》是阿特伍德第十部长篇小说,它以主人公艾丽丝的回溯作为主线,聚焦于姐妹倆的情感关系。小说以艾丽丝为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创伤书写,综合运用省叙、投射等多种叙事策略,深入刻画其内心矛盾和挣扎,揭示其背后隐藏的根源。在回溯过程中,艾丽丝逐渐
福利是影响流动人口城市定居意愿的关键要素,然而目前学术界对于福利影响流动人口城市定居意愿的研究结论存在争议。一方面,城市里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和环境的确能吸引流动人口迁往城市;另一方面,“外地人”与“本地人”差异化的福利待遇又会让流动人口有心理落差,产生挫败感,削弱了流动人口定居城市的意愿。在我国户籍制度的影响下,个人能够享受的城市福利待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户口性质及户口所在地,因此,地方政府的福利
利用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匹配数据,基于广义双重差分模型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社会信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升居民社会信任水平,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凭借“普”“惠”的特性,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缩小收入差距(经济公平)、释放发展机会(机会公平)促进社会信任水平的提升。此外,数字普惠金融对中西部居民及农村
实验通过一套1 200 m的PVC管式反应器来模拟城市污水管网,利用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和454高通量测序等手段,研究了城市污水管网中产甲烷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产甲烷菌分布特性规律.结果表明,管网中甲烷含量沿程升高,说明管网中存在产甲烷菌;产甲烷菌主要包含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广古菌门中的菌属(Euryarchaeotaunclassified)和甲烷杆菌科中的菌属(Me
<正>现阶段社会转型期,我国高校师德建设呈现出诸多困境和道德挣扎。这不仅有碍于教师的人格发展和职业认同感,还束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对学生的道德成长也造成了不利影响。一、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的困境一是角色冲突。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效率和效益成为重要的追求目标,功利化价值取向冲击原有的师德体系。"为师"责任优先,还是"为子女""为父母"责任优先;学生利益至上,还是自我利益至上,等等。这些矛盾将教师置于角
民国时期,笔名的使用相当广泛,很多笔名的真实身份,我们至今仍无从得知。数字人文在史学研究中的应用是学界正在探索的方法论问题,因此,从史料发掘整理、丰富历史细节研究的角度看,如何在大数据时代考证出民国时期笔名的真实身份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研究以考证《甲寅》杂志上署名为“无涯”的真实身份为例,尝试对考证民国时期用笔名刊发文章的真实作者身份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本解决方案。我们认为,在史料有限的情况下,关
岗位实习是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从学校走向岗位的过渡阶段。中职传统手工艺专业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手工艺获得新发展为目标。此类专业的实习管理既面临着整个中职教育面对的改革变化,也被自身专业特色性的问题所困扰。紫砂陶艺是宜兴地区一项重要的产业,也是一类典型的传统手工艺,其对应专业的岗位实习管理对于传统手工艺专业而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对江苏省T学校工艺美术(紫砂陶艺)专业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