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重新引起了世界各国对外汇管理模式及其应起作用的关注;随着我国加入WTO已有两年,我国外汇管理应如何应对加入WTO的挑战,也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争论。本论文从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模式出发,力图对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演变、现存的问题及未来外汇管理的趋势,作一描述和分析。 本论文的写作过程,首先是研读相关法规、相关参考文献、杂志以及相关网站,形成对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总体看法;其次是结合工作实际,收集外汇管理一线工作人员对我国外汇管理的改进意见;在以上两方面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论点,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本论文的写作。 本论文在简要介绍外汇管理的目的、成因,提出我国外汇管理所面临的现状和问题后,主要从以下四部分内容来论述: 第一部分总结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1994年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完全可兑换,成为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沿革的重大转折点和“分水岭”。 第二部分在列明我国加入WTO后对金融业所作的承诺及对我国外汇管理的要求后,阐述了加入WTO将对我国现行外汇管理模式、资本市场、人民币汇率机制和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产生的影响,进而提出我国入世两年后新经济形势下外汇管理将面临的挑战:国际收支总顺差进一步扩大,维护国际收支平衡的难度加大;入世后对外经济交往急剧扩大,国际惯例约束进一步加强;人民币升值预期压力加大;本外币正利差扩大,外汇流入加速。面对挑战,我们应树立起经济全球化观念、市场经济观念、按世贸组织规则行事的观念和风险观念。 第三部分从国际资本流动管理、国际储备管理、汇率机制的管理以及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国现阶段外汇管理的若干政策选择与措施。(一)分析国际资本流动的构成和风险特征,提出在发展中国家资本帐户开放过程中,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使资本帐户开放成为一项包含巨大风险的改革试验,再结合我国对国际资本的利用情况,阐述我国目前应如何创造条件吸引外资。(二)国际储备对于一国经济具有多重功能,但其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则是作为一种“缓冲库存”平衡国际收支差额,避免在国际收支发生短期性不平衡时采取过于猛烈的调节手段,以保证国内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均衡的增长。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储备管理方面则面临着经验不足、缺乏专业人才、商业银行规模小、有关的信息渠道不多不畅、对国际金融局势缺乏重大的影响力等诸多问题。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近年来进一步激增,截至2003年底已达4032.51亿美元。而一国的国际储备并非多多益善,其间存在一个适当的量度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国际储备来源、结构和特点说明我国现阶段国际储备的管理方式。(三)通过描述汇率制度的分类、选择及浮动汇率的实施条件,分析实际汇率升值将带来的影响和应采取的预防措施,结合我国当前汇率机制的管理,提出我国的汇率机制存在待解决的问题。(四)从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和我国国际收支体系的建立两方面介绍现阶段我国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做法。 第四部分为全文中心,从确立我国外汇管理的转换方向、加强金融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流动监管、建立灵活的汇率机制、建立新型国际收支监测体系和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这五个方面,结合第三部分对我国外汇管理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并比照国外外汇管理的有益经验与个案,提出自己对我国外汇管理趋势的看法。我国外汇管理的趋势是:在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手段,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建立灵活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保持合理水平的国际储备,通过外汇综合管理信息体系对国际收支进行监测,维持良好的国际收支平衡,并在适当的时候放开资本账户的限制,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一)进一步改革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外资外债工作,寻求监管方式的创新,构造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监管体系,加强国家外汇储备的经营管理,逐步形成和健全有关的机制,并最终实现汇率机制市场化。(二)加强金融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流动监管,通过国际社会对超常规资本流动的协调管理,采取协调的税制等政策措施,解决市场动荡带来的失衡问题,建立起一种包括离岸金融交易在内的全球资本流动监管机制。(三)建立灵活的汇率机制。通常情况下,为了减少资本帐户开放的代价和开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动荡,保持富有弹性的汇率安排将是一种可行的做法。(四)建立新型国际收支监测体系,包括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和新的国际收支申报体系,实现国际收支分析预警的功能,对国际收支与汇率合理水平的进行分析,把国际收支与相关统计有机联系起来,对国际收支信息进行规范披露。(五)确定人民币自由兑换目标,吸取智利和日本开放资本帐户的启示,确定我国金融开放的次序。货币自由兑换应放在一切对外开放政策的最后,并体现先易后难,宽入严出的原则。先实现利率市场化,再实现货币自由化;先实现贸易自由化,再实现货币自由化;先增强中央银行的能力,后实现货币的自由化;先实现长期资本流动的自由化,后实现短期资本流动的自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