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在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强有力的政策执行也带了一定的社会问题。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最显著的变化就是独生子女家庭增多。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的风险很多,一旦独生子女发生意外致残或死亡,就意味着家庭失去了唯一的支柱和依靠。如何让失独家庭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养老环境,便成为一个必须引起高度关注并切实加以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依据2016年深圳市失独家庭调查数据,以及笔者于2017年5月针对一些失独家庭进行的深度访问资料,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心理状况、自理能力、照料资源和经济状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重点分析了失独家庭日常生活照料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对调查数据及访谈资料的分析发现,失独家庭面临的困难和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如有的失独父母身体状况不好,需要医疗卫生帮扶;有的失独父母心理状况不好,急需心理咨询帮扶;有的失独父母缺乏自理能力,需要提供照料资源;有的失独家庭经济状况堪忧,需要进行不同形式的经济帮扶等。由于失独家庭的主体就是失独父母,到了一定年龄,便成为了失独老人,因此本文对失独家庭的研究主要围绕失独父母进行。通过对失独父母的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自理能力、照料资源、经济状况与其日常生活照料之间进行的相关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外出活动上,这一结论主要与失独父母所患慢性病情况有关;(2)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与外界交流方面,包括与外界的交往和熟悉程度,以及对事物的接受能力方面;(3)自理能力、照料资源和经济状况的影响都是比较大的,涉及到失独家庭日常生活照料的多个方面。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完善失独家庭养老政策、提供精准服务、提高照护人员素质、帮助失独家庭实现再生育或领养子女、开办失独家庭养老院、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失独老人重新回归社会等。本研究从失独家庭日常生活照料角度出发,希望能为失独父母营造健康和谐的养老环境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