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拉通盆地的油气勘探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事实证明这种类型盆地是油气赋存的主要盆地类型。例如伊利诺斯盆地、哈得孙湾盆地、塔里木盆地等都已发现相当规模的油气田。因此从盆地研究的角度进行含油气系统的划分是盆地勘探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课题应用克拉通盆地的概念,及层序地层学理论,研究塔里木盆地早古生代克拉通盆地沉积建造特征的同时,通过区域骨干大剖面,对盆地志留系地震地质层位进行统层,针对志留系的重点探井地层划分、对比和统层,建立志留系地震、地质、钻井地层层位体系,开展志留系层序地层学、沉积相及油气勘探领域研究,为油田提出了勘探部署建议,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志留系地震地质统层认为,志留系顶底反射清楚,区域上可以追踪对比。塔中地区主要分布有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上段、塔塔埃尔塔格组和依木干他乌组,塔北地区主要分布柯坪塔格组中上段和塔塔埃尔塔格组,满东地区(包括英吉苏地区在内)发育志留系地层较全,柯坪塔格组中上段、塔塔埃尔塔格组和依木干他乌组都发育。塔北地区哈1井和哈4井钻遇的沥青砂岩与塔中北坡普遍钻遇的沥青砂岩同属于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上段,柯坪塔格组中段以泥岩为主自北向南超覆在塔中隆起北侧。地震Tg4、Tg40、Tg4′、Tg4″、Tg5分别对应志留系顶面、塔塔埃尔塔格组顶面、柯坪塔格组上段顶面(下砂岩段或沥青砂岩段顶面)、柯坪塔格组中段顶面(暗色泥岩顶面)和志留系底面,建立了完整的地震地质层位体系。通过层序地层学研究,将志留系划分为四个三级层序,由下而上分别为SⅠ、SⅡ、SⅢ、SⅣ。其中SⅠ相当于下志留统柯坪塔格组中段,SⅡ相当于柯坪塔格组上段(即沥青砂岩段),SⅢ层序相当于塔塔埃尔塔格组和依木干他乌组下部地层,SⅣ层序相当于中志留统的依木干他乌组的上部地层。与之相应,志留系发育有三套储盖组合:第一套为红色泥岩段与下砂岩段上亚段的储盖组合;第二套储盖组合为下砂岩段中亚段与下亚段之间的储盖组合;第三套储盖组合为柯坪塔格组暗色泥岩与其下伏砂岩地层的储盖组合。在研究大量钻井资料基础上和进行连井大剖面对比,结合地震相、构造背景、物源供给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研究,得出志留系沉积体系平面分布特征:SⅠ层序(柯坪塔格组中段)发育辫状三角洲—滨岸—滨外陆棚沉积体系。SⅡ层序(柯坪塔格组上段)发育辫状三角洲—滨岸(前滨、临滨)沉积体系,局部地区(塔中)发育潮坪沉积体系。SⅢ层序(塔塔埃尔塔格组)和SⅣ层序(依木干他乌组),主要发育以潮汐作用为主的潮坪沉积体系。层序地层学对地层岩性圈闭发育区带预测认为,满南地区是寻找志留系地层岩性圈闭原生油藏的有利区带,满北地区是地层剥蚀不整合圈闭发育的有利区带,西部和东部地区志留系的勘探则应以构造圈闭为主。志留系地层型油气藏发育的最有利区带是塔中北坡和满西地区。塔中隆起北坡普遍发育志留系自北向南超覆尖灭线,形成近东西向展布的超覆带,西起塔中45井北部,东至满南1井区,东西延伸300多公里,该带自形成以来,一直处于古隆起的围斜部位,未遭受剥蚀作用,志留系的两期成藏作用时期,该区都处于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是寻找志留系原生油藏的最有利地区。塔北地区存在志留系剥蚀不整合面,喜山期由于受前陆盆地演化作用的影响,不整合面北倾,与南倾的志留系地层形成剥蚀不整合圈闭形成的最佳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