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企业并购浪潮的掀起,联合大企业顺势而生,再加上外部资本市场的不完善,联合大企业中的内部主体以一种更直接和更为有效的方式开展内部交易,从而形成了“内部资本市场”。中国也在自己的制度背景下产生了内部资本市场,但与国外相比,我国大部分内部资本市场的股权结构比较特殊,股权较为集中,绝大多数都属于控股股东的内部资本市场。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股权结构,控股股东利用其权威进行内部资本配置更为便捷,一方面控股股东对信息的掌握比较全面,缓解了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能较好的识别投资机会,也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另一方面当控股股东做出错误决策或以权谋私时,其他股东对他的制约力较弱,容易产生代理问题,出现平均主义倾向,降低了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因此控股股东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研究对我国内部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研究的模型,主要是在诚信义务的前提下,通过控股股东内部资本市场中投资机会与关联交易程度的匹配程度的计量分析,得出基于控股股东诚信义务的内部资本市场是无效的;并且通过与非控股股东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对比,发现股权结构对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力。接着本文借助股权结构和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实证分析,得出股权制衡程度对控股股东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关联交易程度的抑制作用。文章最后得出结论、提出建议,并依据本文的不足作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