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件双套制的成因及发展趋势研究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zzb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套制是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电子文件管理模式。但伴随电子文件管理实践的不断深入,双套制的弊端和风险逐渐显现,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考察有关双套制的一系列问题。笔者首先从记录技术发展及法律的角度,梳理、分析“双套”、“双套制”的基本概念及其内涵,并通过与相近概念的区分尽力澄清和明确了档案界对于双套制的模糊认识。尔后,从电子文件的基本属性切入,指出了双套制形成的技术成因;从法律证据规则及电子文件的证明效力入手,分析了双套制形成的法律成因。以理论、技术和法律的角度回应了缘何国内电子文件的管理要普遍推行双套制。在此基础上,笔者基于我国双套制实施的现实情况,对双套制的运行模式及存在的弊端进行了系统、具体的归纳与总结,并在理论分析及借鉴国外电子文件管理发展动态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证了“双套制”不具备可持续性、并最终向“单套制”转型的结论,同时探索了践行这种转型的技术及法律条件。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对本选题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等进行概述。第二部分则对学界现有的双套制概念进行了探讨,从而科学定义了“硬拷贝”、“双套”及“双套制”,并从技术和法律的视角剖析了双套制的二维内涵;第三部分结合电子文件的基本属性分析,指出正是电子文件脆弱、不稳定的特性引发了人们对其真实性和长期可读性的忧虑。着重阐述了双套制的技术和法律成因,认为我国目前缺乏长期维护电子文件真实、可读的技术能力,和电子文件的证据效力迟迟不能得到立法认可,是双套制形成的两大根本原因。第四部分首先分析双套制的运行模式,借助统计数字说明了我国电子文件管理对双套制的依赖程度,指出双套制存在的弊端和巨大风险,进而论证了双套制的不可持续性。同时对比国际单套制转型的实践路径得出结论,即双套制最终必然会向单套制发展。最后指明我国电子文件管理要向单套制发展必须在技术和立法上进行不断完善和大胆创新的必然要求和必备条件。
其他文献
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把握好"总开关",切实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通过"微粒的性质"一节教学设计理念,教与学实践过程的反思,研究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策略。
野鸡幼雏至性成熟前(7个月龄左右)为野鸡的育成期,是野鸡一生当中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福建省永定县湖雷镇兰屋村野鸡场兰秀裕从1 998年开始饲养野鸡,每年获利都在5万元以上。
期刊
2011年在暑期社会实践中,作者组织同学参加了由国际都市农业基金会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合作完成的“从种子到餐桌”项目。通过农产品市场需求调查、统计分析,为“
<正>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在国外最先用于临床医学教学,目前已经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教学方法。PBL的优点首先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使
研究了PEG-6000不同渗透处理浓度和时间对葫芦种子活力和PEG-6000浸泡12h对葫芦种子外渗液电导率和萌发后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期筛选出PEG最佳处理浓度和时间。研究结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