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目前正处在对内深化改革、对外进一步开放、社会整体转型的历史时期。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目前学校的德育工作,常常存在德育现状与客观环境的变化不相适应的矛盾,缺乏实效性。本文扼要地说明该论文研究的缘起、问题、意义和现状,在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深入调查分析平凉师范学校班级德育状况的基础上,指出现行中专班级德育模式存在的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班级德育力量的弱势化和班级德育方式的单一化;二是班级德育网络的封闭化和班级德育过程的简单化;三是班级德育管理的“专制化”和班级德育运行的僵化。并对以上问题的成因作了深入分析:一是班级德育定位的偏移和班级德育价值取向的畸形;二是班级教育者德育观的失准和德育素养的或缺;三是学校德育体制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通过对现行中专班级德育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的分析,提出了重构中专班级德育模式的两个方面的对策:一是学校要为重构中专班级德育模式创造条件;二是班级教育者要努力整合教育因素建构新的班级德育模式。就学校而言,要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完善德育网络体系,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交流与配合;加强德育培训,鼓励自我修养,积极建设高素质德育队伍;建设德育信息化平台,实现班级建设民主化制度化;推进德育研究,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组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推动法制教育的开展。就班级教育者来说,要做到以下七点:全面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全程性德育与阶段性德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集中性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校内班级教育力量与校外班级教育力量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