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文学史研究自诞生之日起就处在中西交汇的语境中。近几十年来,除了对西方理论的引介、研究之外,欧美汉学界的中国文学研究也日益为国内学术界所重视。中国文学史研究因其在文学经典的建构、文化的传承以及民族精神的塑造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更值得我们加以系统研究。与国内研究相比,欧美汉学界自然会基于自身的立场,采用不同的视角、方法研究中国文学史。作为迄今西方出版的最新一部中国文学史,《剑桥中国文学史》对中国文学史做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叙述。本文即是以《剑桥中国文学史》为例,对欧美汉学界中国文学史研究展开系统研究,借此反观国内中国文学史研究之不足。本文共三章,加上绪论、结语,共五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以时间为序梳理欧美汉学界撰写的中国文学史著作,并概括出各阶段的特点。然后选取当今最具有代表性的三部从立足于西方语境、语言分析、文化的视角与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三方面概括欧美汉学界中国文学史研究的不同于国内研究的特点,以期加深对欧美汉学界中国文学史书写的认识。第二章对《剑桥中国文学史》展开系统研究。从西方后现代语境下的重写文学史及跨文化交流的双重语境下来考察《剑桥中国文学史》撰写的理论背景及文化语境。然后从“文学文化史”、“史中有史”两方面探究其文学史编撰理念,并在“文学文化史”这一理念下从文学史的分期、被经典化与去经典化、重构女性文学、物质文化及其影响、文学的接受史这五个最能体现本书特色的方面展开论述。最后从叙述体例、“文学史故事”的叙述原则两方面对之展开批评。第三章对国内及欧美汉学界中国文学史研究展开反思。首先反观国内中国文学史书写,并反思国内文学史书写之局限。然后对欧美汉学界中国文学史研究展开反思,指出其难以摆脱的“缺失性症候”。最后探讨对欧美汉学界中国文学史研究展开研究应有的方法,并探讨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学史研究应具备的融汇中西的学术视野,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文学史进行多元的阐释。结语部分指出虽然各自的文化语境及学术传统不同,但欧美汉学家同国内学者一样都是中国文学史的阐释者,在充分吸收各自研究特点、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学史做出多元的阐释,推动中国文学史研究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