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择SiO2-Al2O3-MgO-La2O3微晶玻璃作为基础体系,通过添加和调整PbO与La2O3含量及比例、不同的热处理方式等实验方法。应用微波微扰法测量,结合X衍射和扫描电镜,对样品进行晶化、介电性能及晶相的分析,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样品的介电常数的大小受晶化后析出的晶相控制。影响其介电性能的根本因素是最后样品中析出的晶相及其体积分数,而不是通常认为的仅仅受某种单一元素的影响。晶相PbB4O7、Zn3(BO3)2和La4Ti(Si2O7)2(TiO2)8是高介相;存在合适质量分数的PbO使本系统微晶玻璃微波介质材料有近零的温度系数,La4Ti(Si2O7)2(TiO2)8晶相具有负的温度系数;样品的品质因数直接取决于材料的晶化程度,晶化过程将弱联系的离子转变为强联系的离子,因而降低了介电损耗,其次受晶相控制;亚结构也可以在微晶玻璃中出现。 ZnO取代PbO后,样品的介电性能更加优秀。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变复杂组分玻璃的结晶形态。实验中得到了性能优异的样品,其中PbO含量8.8wt%,850℃保温热处理72h:εr=13.675;Q=2126.5;τf=9.8ppm/℃;ZnO含量14wt%,600℃保温3h后850℃保温40h:εr=16.528,Q=2754.8,τf=30ppm/℃,达到了实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