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I框架下汉语涉毒隐语识解机制研究

来源 :四川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czr2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语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特殊语言现象。根据现有资料记载,人类各语种都明显地存在着隐语。在当今文明社会中,隐语在众多社会群体的语言生活中仍然十分活跃并且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国内外学者从修辞学、民俗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等角度对隐语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这些研究集中于探讨隐语的定义、分类、结构、功能等,对其识解机制的研究甚少。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试图建立一个新的理论框架,以汉语涉毒隐语为例,尝试着用这一理论来揭示汉语涉毒隐语的识解机制。本文基于概念整合理论和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在解释隐语识解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讨论二者对隐语识解过程的互补性,构建了ECI(Event-domain Conceptual Integration)框架用于探究隐语的识解机制。本文以从辞典《中华隐语大全》和《中国江湖隐语辞典》、近五年学术期刊和网络新闻中收集的涉毒隐语为语料,根据隐语的构成方式和隐语与直接语的关系进行分类,以ECI为理论框架,分析每一类汉语涉毒隐语的识解机制。研究表明ECI框架对汉语涉毒隐语的识解具有一定的解释力。本文主要有两个贡献:1.针对汉语隐语研究的不足之处,基于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和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Event-domain Cognitive Model)构建了事件域概念整合框架(Event-domain Conceptual Integration,缩写为ECI)来探究涉毒隐语的识解机制。2.首次建立了汉语涉毒隐语封闭语料库,并根据隐语的构成方式和隐语与直接语的关系进行分类,应用所建立的ECI框架揭示汉语涉毒隐语的识解过程,同时证明了ECI框架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世界上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蒙古国作为中国的邻国,学习汉语的人数逐年增加。由于中蒙语言结构的差异性,听力学习是蒙古国汉语初级阶段留学生学习的难点。通过对内
利用铝制框架、硅胶薄膜和钕铁硼磁铁制作薄膜声学超材料单胞试件,用阻抗管法进行材料隔声量测量,绘制出不同附加质量块下薄膜声学超材料的隔声量曲线,分析了硅胶薄膜振动的
近年来,推广中国语言和文化,已经迎来一个黄金时代。因此,我们必须清楚,提高留学生的中华文化素养对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的重要意义。本文以京津地区三所高校(天
[目的]系统观察和分析曼氏裂头蚴的解剖组织学和组织病理学用以补充对该病原诊断基础的不足;探索检测切片中曼氏裂头蚴抗原和基因的方法用以解决病理切片中不能确定虫种的鉴定
<正>诈骗类犯罪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犯罪,其与盗窃罪、抢劫罪一起,构成了最为普遍的侵犯财产型案件。尽管数量上诈骗犯罪要少于盗窃、抢劫犯罪,但是相对于盗窃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合成射流作用于高超声速进气道内部流场,分析其对进气道起动性能的影响及进气道工作过程中对合成射流激励器本身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射流能够改善进气道的
<正>由于各国历史发展不同、国情不同,设置的司法制度也各有不同,其中一些能够反映人类社会共性发展的文明成果,可以相互学习借鉴,有的则基于各国国情发展的特殊性,对他国没
菜铺上的菜名对人们有着很好的指示作用,它传神的表达出菜本身的特点和美好寓意。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日益与国际接轨,中国菜越来越受外国友人的亲睐。但是有些菜名离谱可笑的
本文提出了创新生态的概念,分析了创新生态组成的七个要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创新簇的生成原因、成长要素及增强机制。
目的:筛选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菌株,从基因水平研究碳青霉烯酶和外排泵基因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中的作用,分析成都地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同源性,为本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