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语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特殊语言现象。根据现有资料记载,人类各语种都明显地存在着隐语。在当今文明社会中,隐语在众多社会群体的语言生活中仍然十分活跃并且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国内外学者从修辞学、民俗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等角度对隐语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这些研究集中于探讨隐语的定义、分类、结构、功能等,对其识解机制的研究甚少。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试图建立一个新的理论框架,以汉语涉毒隐语为例,尝试着用这一理论来揭示汉语涉毒隐语的识解机制。本文基于概念整合理论和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在解释隐语识解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讨论二者对隐语识解过程的互补性,构建了ECI(Event-domain Conceptual Integration)框架用于探究隐语的识解机制。本文以从辞典《中华隐语大全》和《中国江湖隐语辞典》、近五年学术期刊和网络新闻中收集的涉毒隐语为语料,根据隐语的构成方式和隐语与直接语的关系进行分类,以ECI为理论框架,分析每一类汉语涉毒隐语的识解机制。研究表明ECI框架对汉语涉毒隐语的识解具有一定的解释力。本文主要有两个贡献:1.针对汉语隐语研究的不足之处,基于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和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Event-domain Cognitive Model)构建了事件域概念整合框架(Event-domain Conceptual Integration,缩写为ECI)来探究涉毒隐语的识解机制。2.首次建立了汉语涉毒隐语封闭语料库,并根据隐语的构成方式和隐语与直接语的关系进行分类,应用所建立的ECI框架揭示汉语涉毒隐语的识解过程,同时证明了ECI框架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