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bj12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以及新辅助化疗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0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228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按不同化疗方案分为蒽环类及紫杉醇联合蒽环类两组,按RECIST1.1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来评价化疗疗效,每21天为一化疗周期,术前化疗2-6个周期,228例患者全部接受手术,术后完成规定化疗,应用临床评估(临床触诊、彩超、乳腺X线摄片、乳腺MRI)及术后病理诊断判断临床疗效,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新辅助化疗后ER、PR、HER-2、Ki67、P53、PCNA、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临床疗效:SD有77例(33.8%),PR有131例(57.5%),CR有19例(8.3%),PD有1例(0.4%)。不同的化疗方案在疗效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化疗周期数在疗效的有效组与无效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其中4-6周期的新辅助化疗疗效最好。ER、PR、Her-2等因素在不同疗效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p53表达在疗效的有效组与无效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经多因素分析,化疗疗效(P=0.007)、首诊临床分期(P=0.003)、ER表达(P=0.011)为影响患者无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化疗疗效(P=0.035)、首诊临床分期(P=1.54×10-4)、ER表达(P=0.006)、Her-2表达(P=0.032)为影响患者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因素包括化疗方案、化疗周期数、p53。化疗疗效、首诊临床分期、ER表达为影响患者无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化疗疗效、首诊临床分期、ER表达、Her-2表达为影响患者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其他文献
电力行业是应用信息技术较早的行业之一,信息技术在电力工业的应用起始于六十年代初。到目前为止,各级电力企业在发电厂计算机控制、变电站自动化、电网调度自动化、电力负荷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GSI)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行能谱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5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分析,其中女性39例,男
近年来,定向增发新股在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由于定向增发在我国大范围出现的时间还不长,所以在样本数据获取方面的局限性较大,关于定向增发对上市
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环洞庭湖三区先后出现了雷氏、马楚、荆南、周行逢等政权,它们围绕洞庭湖所展开的各种军事与政治的互动,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值得全面梳理。所谓环洞庭湖三
<正>随着包装进一步向创新、环保、智能发展,以及企业赋予包装更多样的角色,包装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的产品"外衣",而是集营销、产品管理、大数据分析等应用于一体的多功能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