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语言与性别公正——基于D小学课堂教学语言的个案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o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教学语言不仅承传教学信息,也传递着社会文化中的性别观念。教学语言中的性别偏见和性别刻板印象反映和强化了社会文化中的性别不公正,对不同性别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在当今教育现实中,教师教学语言中仍然存在的大量性别偏见问题值得研究与反思。   本研究以D小学G老师课堂教学语言为个案,采用编码的方法,从性别公正的三个维度——性别平等、尊重差异和自由选择来衡量,在教师“独自”语言和师生“互动”语言中,虽有体现性别公正的方面,但也存在着诸多不利于性别公正的地方。课堂上,教师无论在讲授语言中,还是在课堂提问频度、问题类型、言语反应、表扬和批评等方面都存在对男女学生差别对待的现象;课下,教师对男女学生的评价也反映出了其对男女学生的不同态度和看法。教学语言中存在的性别不公正问题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男女学生的和谐发展,不利于形成对自我及他人性别角色与能力的正确认识。   教师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他人,要消除教学语言性别不公正问题对两性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通过性别观念的自我审视和师资培训、师范院校性别课程开设等途径树立性别公正观念,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采取行动,在教育性别公正的实现道路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他文献
国外近三十年的科学教育研究对于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概念化理解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尤其在前概念的探查、概念转变理论模型及教学策略等方面取得了颇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相关研
远程教育中师生时空相对分离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其需要运用技术手段来实现教与学的再度整合。拥有一个互动的教学环境来增强师生间的交互,缩小两者的心理距离是再度整合的关键之
从清末到抗战爆发前,山东教育督导制度由创建到逐步完善经历了30多个春秋,是促成该时期山东教育较快发展的重要保障。清末宣统年间,山东已设省视学四人,他们均有留学日本的经
研究目的: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肥胖女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有氧运动、健康教育结合有氧运动的方式进行为期12周的干预,探讨不同干预方式对肥胖女大学生身体形态及身体成分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