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教学语言不仅承传教学信息,也传递着社会文化中的性别观念。教学语言中的性别偏见和性别刻板印象反映和强化了社会文化中的性别不公正,对不同性别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在当今教育现实中,教师教学语言中仍然存在的大量性别偏见问题值得研究与反思。
本研究以D小学G老师课堂教学语言为个案,采用编码的方法,从性别公正的三个维度——性别平等、尊重差异和自由选择来衡量,在教师“独自”语言和师生“互动”语言中,虽有体现性别公正的方面,但也存在着诸多不利于性别公正的地方。课堂上,教师无论在讲授语言中,还是在课堂提问频度、问题类型、言语反应、表扬和批评等方面都存在对男女学生差别对待的现象;课下,教师对男女学生的评价也反映出了其对男女学生的不同态度和看法。教学语言中存在的性别不公正问题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男女学生的和谐发展,不利于形成对自我及他人性别角色与能力的正确认识。
教师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他人,要消除教学语言性别不公正问题对两性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通过性别观念的自我审视和师资培训、师范院校性别课程开设等途径树立性别公正观念,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采取行动,在教育性别公正的实现道路上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