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互联网和搜索引擎技术的进步和普及,搜索在网民的日常信息获取活动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事实上,搜索就像听说读写一样,是一种自然的学习行为。近年来,学习型搜索已经成为信息搜索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得到了图书情报界的广泛关注。然而,搜索信息不仅仅是通过掌握一套技术或遵循一定的规则来达到用户预期的结果,搜索过程中用户的情感状态或情绪体验会影响其搜索行为、搜索策略、学习效果。因此,有必要对学习型搜索用户的情绪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首先回顾了信息搜索领域关于用户情绪、自我效能、任务类型的相关研究,然后选取了信息素养领域的自我效能——信息素养自我效能和学习型搜索任务类型两个因素作为自变量,并把信息素养自我效能划分为低和高两种类型,将学习型搜索任务设置为浅层学习与深度学习两种类型。接着借鉴心理学实验设计的方法开展用户实验,实验设计为组间设计,借助ILSE量表和PANAS量表分别采集学习型搜索用户的信息素养自我效能ILSE得分和搜索后的积极情绪PA与消极情绪NA得分,据此分析信息素养自我效能和任务类型对信息搜索用户情绪的影响。
实验发现:从描述性统计结果来看,(1)高、低ILSE组完成搜索任务后产生的PA得分都高于消极情绪NA得分,浅层学习、深度学习组完成搜索任务后产生的PA得分也高于NA得分;(2)完成搜索任务后,高ILSE组比低ILSE组体验到更高的PA和更低的NA;(3)完成搜索任务后,浅层学习任务组被试产生了更多的PA和更少的NA。从SPSS分析结果来看,(1)高、低ILSE组的PA与NA都具有显著差异,信息素养自我效能对“感兴趣的”、“自豪的”、“备受鼓舞的”、“意志坚定的”、“有活力的”5个积极情绪指标具有显著影响,对“心烦的”、“心神不宁的”、“坐立不安的”、“害怕的”4个消极情绪指标具有显著影响。(2)任务类型对学习型搜索用户完成任务后产生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均不存在显著影响,但任务类型对“精神活力高的”、“警觉性高的”2个积极情绪和“易怒的”消极情绪存在显著影响;(3)信息素养自我效能与任务类型对搜索任务完成后产生的PA产生交互影响,对NA不存在交互作用,对“感兴趣的”、“有活力的”2个PA指标和“心烦的”NA指标存在交互作用。
研究结果启示我们,可以通过增强用户的信息素养自我效能来提升学习型搜索用户的搜索体验和学习体验,并为研究和设计能促进搜索过程中的学习并创造丰富学习空间的搜索系统提供参考。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向过程的信息搜索用户学习机理研究与游戏化学习框架设计”(编号:19CTQ022)的研究成果之一。
本文首先回顾了信息搜索领域关于用户情绪、自我效能、任务类型的相关研究,然后选取了信息素养领域的自我效能——信息素养自我效能和学习型搜索任务类型两个因素作为自变量,并把信息素养自我效能划分为低和高两种类型,将学习型搜索任务设置为浅层学习与深度学习两种类型。接着借鉴心理学实验设计的方法开展用户实验,实验设计为组间设计,借助ILSE量表和PANAS量表分别采集学习型搜索用户的信息素养自我效能ILSE得分和搜索后的积极情绪PA与消极情绪NA得分,据此分析信息素养自我效能和任务类型对信息搜索用户情绪的影响。
实验发现:从描述性统计结果来看,(1)高、低ILSE组完成搜索任务后产生的PA得分都高于消极情绪NA得分,浅层学习、深度学习组完成搜索任务后产生的PA得分也高于NA得分;(2)完成搜索任务后,高ILSE组比低ILSE组体验到更高的PA和更低的NA;(3)完成搜索任务后,浅层学习任务组被试产生了更多的PA和更少的NA。从SPSS分析结果来看,(1)高、低ILSE组的PA与NA都具有显著差异,信息素养自我效能对“感兴趣的”、“自豪的”、“备受鼓舞的”、“意志坚定的”、“有活力的”5个积极情绪指标具有显著影响,对“心烦的”、“心神不宁的”、“坐立不安的”、“害怕的”4个消极情绪指标具有显著影响。(2)任务类型对学习型搜索用户完成任务后产生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均不存在显著影响,但任务类型对“精神活力高的”、“警觉性高的”2个积极情绪和“易怒的”消极情绪存在显著影响;(3)信息素养自我效能与任务类型对搜索任务完成后产生的PA产生交互影响,对NA不存在交互作用,对“感兴趣的”、“有活力的”2个PA指标和“心烦的”NA指标存在交互作用。
研究结果启示我们,可以通过增强用户的信息素养自我效能来提升学习型搜索用户的搜索体验和学习体验,并为研究和设计能促进搜索过程中的学习并创造丰富学习空间的搜索系统提供参考。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向过程的信息搜索用户学习机理研究与游戏化学习框架设计”(编号:19CTQ022)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