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基础环境对会计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无论是国家的会计管理层面还是会计理论界关注和研究更多的是企业会计如何适应和符合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而对非企业会计,尤其对事业单位会计的关注和研究则相对滞后。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环境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现实中越来越显示出其不适应性,本文着重探讨新经济形势下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问题。 一、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现状及变革的要求 在长期计划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的资金全部来自国家预算,因此从财务管理到会计核算都严格按照国家预算管理办法管理。事业单位会计纳入预算会计体系的单位预算会计范畴,作为总预算会计的补充。事业单位会计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事业单位中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及其结果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实际上成为国家财政的一个报销单位,事业单位会计是核算国家预算执行的会计。 在20世纪90年代,为适应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新的财政体制的过程中事业单位的变化,我国对建国初期按照计划经济模式建立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进入21世纪,事业单位会计环境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国家财政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以及政府预算收支分类的改革,对作为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产生深刻的影响,属于预算会计范畴的事业单位会计,面临作出相应调整和变革的需要。另一方面,国家加快了事业单位改革步伐,事业单位市场化程度越来越深,也对事业单位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二、现实中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问题分析 首先,会计主体方面。现行基本建设经费的独立核算与会计主体原则相背离,报表中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单位的会计信息。其次,会计信息提供方面。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更侧重满足国家财政预算执行管理的需要,而忽略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需要。第三,会计报表方面,存在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的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不合理,收入支出表中的“预算外支出项目”填列依据不足等问题。第四,会计核算基础方面。收付实现制的核算基础,不利于单位进行成本核算、使收入支出不配比、不能真实反映投资情况等,不能全面完整的反映该单位的经济业务。第五,会计要素方面。突出问题在于:固定资产不提折旧导致成本核算的不完整和资产、结余的虚增;专用基金的性质从实质上讲应当属于事业单位的负债,而不是净资产;事业单位“拨入专款”核算应考虑跨期项目的问题;从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角度讲“事业支出”核算需要分设“预算内”“预算外”。 三、西方非营利组织会计对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借鉴 研究事业单位会计的问题,不能不涉及非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概念。营利组织与非营利组织的概念是西方会计理论界提出的,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在内涵上近似于西方非营利组织会计,但两者又不完全相同。为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我们将我国事业单位与西方非营利组织进行比较。两者之间有很多相同之处,其主要不同之处在于:西方国家的非营利组织完全以是否“营利”作为划分标准,我国的事业单位并不完全按照这样的标准划分。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公立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相当于事业单位,对它的了解,可作为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借鉴。在充分介绍美国公立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体系相关内容基础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主要在于:权责发生制改革已是迫切的需要;公立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应当先于政府会计改革进行;公立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应充分考虑与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处理的可比性。 四、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构想 (一)重新构造我国的会计体系,建立非营利组织会计框架 借鉴发达国家对企业会计和非企业会计的划分方法,即按照单位活动的目的(而不是组织类别)的不同进行分类。对于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企业会计则可以按照其核算重点的不同进一步划分为政府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对我国现行会计体系从整体框架上进行全面改革,将我国的会计体系改为政府会计、企业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三部分。在此基础上制定不同的会计准则、会计核算制度和财务会计报告制度。这应该是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一个中长期的目标,近期目标应该对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改革。 (二)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同时满足国家预算管理和单位内部财务管理的要求 分别针对财政预算管理和内部财务管理设立两套会计核算体系,一个是事业单位预算会计核算体系,它对应于国家财政体系,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另一个是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它对应于单位内部管理体系,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根据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改革趋势,可以考虑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首先以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为主线,对于事业单位提供预算会计信息,有三种方案可以选择:“双轨制”、在货币资金相关科目下设明细科目反映事业单位的预算支出、“单轨制”。 (三)对财务会计核算体系改革设想。 一是会计主体方面,将基建会计纳入事业单位会计大账。二是会计核算基础方面,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三是净资产类核算方面,考虑是否取消“基金”的核算。四是收入、支出类核算方面,要同时考虑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对会计核算的要求。主要在于:修改对拨入专款的核算;支出核算中应考虑预算内、外资金的划分;财政拨款收入核算应根据政府收支分类“支出功能分类科目”进行明细核算;支出核算应根据根据政府收支分类“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进行明细核算等。 (四)对会计报表的改革意见 首先,修正资产负债表内容,使之符合会计基本假设。其次,根据引入权责发生制后收入和费用会计科目的改动,相应地将原收入支出表改进为业务活动表。第三,为满足预算管理的需要,设计相应的预算收支表,反映事业单位在一定会计期间预算收支情况的会计报表。“单轨制”方式下,期末编制预算收支表时需对分析填列,主要涉及:设备购置费、累计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跨期摊提费用、非财政收入的确认等科目的调整。 五、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改革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各级各部门以及会计学术界应加强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及制度建设的认识;二是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管理,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顺利实施执行的重要因素;三是加强会计软件功能支持,能满足一般财务信息,内部管理财务信息以及预算财务信息对设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