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命运—郁达夫、余华小说比较谈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ingon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华小说中,人物无力反驳命运,每个人都是命运的奴隶,人在生活中的各种努力都是徒劳的,在强大的命运面前,所有人最终都是在劫难逃的.在《世事如烟》中,司机为了抗拒梦中关于他将压死灰衣女人的预言,而向灰衣女人买下外套让汽车碾过,但灰衣女人仍穿着带有轮胎痕迹的外套神秘地死去;灰衣女人的儿子用喜事冲丧,司机却在喜事中被以金钱的力量羞辱而死.在《难逃劫数》中,东山与露珠相互无法支配对方对自己的摧残与惩罚.郁达夫把人的解放,自我的解放当作反封建的第一要务.“人”被摆在一个非常醒目、非常重要的位置上.面对新旧文化、中西文化的激烈冲突,作家以浓重的感情色彩去张扬人的解放、自我的解放,以此确定自己的文化选择,建立新人价值标准.他代表了一代新的知识分子觉醒的心态,要求重新审视自己生活的真正价值,寻求独自主的人生道路,以喧嚣的自我跻身文坛,呼唤人的觉醒.郁达夫指出,五四运动的最大成功在于“个人”的发现,中国人丧失“自我”,以奴隶的身份苟活着已经千年,到五四才醒悟到要找回自我,寻求着具有主体意识与情感的自我的回归,确认独立的自我存在的价值.
其他文献
凌叔华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从1924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到1984年发表 最后一篇小说,她的创作时间长达60年。本文主要论述她在二三十年代的小
该文以为,美育与现实结合的立足点即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也必然可以从美育的角度,获得强大的理论支持,寻找到自己在整个对"人"的教育中的正确位置.情感教育与审美教育的结合
“不似之似”是对中国画意象性语言的描述,它体现了艺术语言复杂的内 部结构、丰富的本质内容、强烈的艺术张力。本文试从中国庄禅及西方现象学的角度对 其进行多层
武者小路实笃是日本白桦派的代表作家,他的“个性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的文学思想的渊源主要来自于基督教、托尔斯泰和梅特林克。一九一八年三月起,武者小路实笃先后发表了三篇
所谓审美文化研究,就是从审美的角度研究文化,从文化的范围研究审美.审美规定着文化的性质,而文化限定着审美的内容、对象和范围.审美文化的研究,应当是以美学思想为主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