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君道思想是君主治理国家所遵循的原则与方法,先秦诸子不管是儒、墨,还是道、法,各家都对其进行了相关的论述。荀子与韩非子分别从人性论、施政方针、君民关系、君臣关系,以及君主本身的作用与职能等不同角度对君道思想进行了相关论述,其君道思想对后世帝王观及其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对于君道思想的研究越发显得重要。本文由十部分组成。第—章绪论对君道思想的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作了简要的回顾。此部分内容按不同历史时期分析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君道思想的研究情况,并指出了君道思想研究当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这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必要。第二章分析了君道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此部分内容详细回顾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君道思想的不同表现以及发展变化,指出在西周春秋便已经形成了后世君道思想的萌芽,并讨论了不同时期君道思想的演变轨迹和其内在的联系。第三章分析了荀子的学派界定问题。对于荀子的学派属性学界有不同的看法,如法家、儒家等。通过详细对比荀子的内在思想,指出荀子当属于战国晚期儒家的集大成的代表人物。第四章至第八章分别从人性论、施政方针、君民关系、君臣关系以及君主的作用与职能等五个方面对荀子与韩非子的君道思想进行了相关比较,这也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人性论方面,荀子认为需要对人性进行化性起伪。而韩非子则认为人天生是好利的;在君主作用与职责方面,荀子认为君主是民治表率。韩非子则认为应该利用势治思想维护君主的统治;在施政方针方面,荀子认为应隆礼重法,援法入礼。韩非子认为—切应断于法;在君臣关系方面,荀子认为应尚贤使能。韩非子认为应使用种种术,防范大臣和身边的人对君主的威胁;在君民关系上,荀子认为应君舟民水,强调平民对政治的影响。韩非子则认为君权至上,主张维护君主的专制统治。通过荀韩君道思想不同方面的比较,得出荀子与韩非子在本质上都是君本论者,中国自古便缺少民治思想,自身无法形成西方近代意义上的民主。第九章探讨了荀、韩君道思想对后世封建社会及其帝王观的影响。指出先秦时期形成的君道思想基本奠定了后世君道思想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