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不同水分管理对水稻植株内重金属含量影响,分别设置了2个试验:(1)不同水分管理对水稻重金属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了3个不同品种的水稻:V1:准两优608、V2:五优308、V3:Y两优488,于2016年在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进行盆栽试验,试验共设置了3个不同的水分管理模式,(1)长期淹水灌溉(CFI):在水稻生长期间,土面上始终保持2-3cm水层的淹水状态;(2)湿润灌溉(CMI):在水稻生长期间,始终保持土面湿润状态(土表无明水,土壤含水量100%);(3)干湿交替灌溉(PWI):从移栽开始,先灌2-3cm水,待其消耗至无明水,土壤刚出现开裂再灌下一次水,如此循环;(2)不同水分管理对水稻土壤镉含量及形态的影响,试验选用了2个不同品种的水稻V1:玉针香、V2:湘晚籼12号,于2017年下半年在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进行盆栽试验,试验共设置了3个不同水分管理模式CFI、CMI、PWI,水分处理方式同试验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长期淹水灌溉能显著降低水稻籽粒镉含量。水稻成熟期籽粒在淹水灌溉CFI条件下最低,为0.12 mg/kg;在干湿交替灌溉PWI时最高,为2.78 mg/kg;但长期淹水会使水稻籽粒砷含量上升,干湿交替灌溉会显著降低水稻茎杆铬含量,湿润性灌溉能降低水稻稻谷砷含量,其含量为0.22 mg/kg。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水稻籽粒中铬和铅的含量大多无显著性差异,水分管理对水稻稻谷吸收金属铬和铅无显著差异。水稻茎杆对金属镉的富集作用最强,为30.73,镉由茎杆向稻谷转运的转运系数水分管理为干湿交替灌溉最大,最高为0.40。镉由茎杆向叶转运的转运系数水分管理为长期淹水灌溉最大,最高为0.68。2.不同品种之间的水稻植株对重金属反应有所不同,在同一土壤镉背景值条件下,准两优608的茎杆对镉的富集作用最强,在CMI时达到40.75,而且无论是其茎杆、叶片或是籽粒中镉含量都要高于另外两个品种。3.砷相对于镉在水稻植株中的积累的差异,在三个不同水分管理之间均呈负相关。淹水灌溉条件下和干湿交替灌溉条件下相比,在淹水条件下时砷的含量相对更高而镉的含量相对更低;在干湿交替灌溉条件下时,两者刚好相反,砷的含量相对更低,然而,镉的含量却相对更高。4.土壤环境是制约重金属在水稻植株内积累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水分管理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土壤pH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起了至关重要的决定。在水稻生长前期,淹水和湿润灌溉下pH呈酸性,而到了后期pH有所升高;在水稻生长后期,湿润灌溉条件下土壤pH呈弱碱性而淹水和干湿交替灌溉呈中性。5.重金属镉在土壤中的量虽然是一定的,但是其存在形态会随环境变化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可交换态镉在湿润灌溉时其含量最高所占有的比例也是最大,其含量在两个品种玉针香和湘晚籼12号中分别达到0.08 mg/kg和0.11 mg/kg,但是碳酸盐结合态以及铁锰氧化态镉它们在形态上并不是特别稳定,容易电离变成可交换态镉,而同时这三种较为活跃的镉在总量上以淹水条件为最高,分别为0.06 mg/kg、0.05 mg/kg和0.07 mg/kg。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中重金属镉、砷有显著影响,而对铬和铅无显著影响,长期淹水能有效的降低水稻中重金属镉的含量。湿润灌溉会使土壤pH增加,而长期淹水灌溉和干湿交替灌溉条件下土壤pH差异不显著。从现阶段重金属镉对全国土壤污染的程度来看,可以考虑采用长期淹水灌溉,来有效的抑制大米中的镉含量,保障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