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布园重访》是英国作家伊夫林·沃由创作讽刺小说向创作严肃小说过渡的转型之作。书中主人公查尔斯·莱德回忆并叙述了弗莱特家族因追求尘世欲望和受战争破坏而走向衰败,又因皈依天主教而获得精神救赎的故事。沃借主人公之口表达了自己对热诚青春时光和英国战前“黄金时代”的缅怀之情,以及对天主教的虔诚信仰。然而,尽管沃声称创作此作品意在“怀旧”与“布道”,不少读者和评论家均发现作品实际的叙事效果与沃本人一再表明的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园重访》是英国作家伊夫林·沃由创作讽刺小说向创作严肃小说过渡的转型之作。书中主人公查尔斯·莱德回忆并叙述了弗莱特家族因追求尘世欲望和受战争破坏而走向衰败,又因皈依天主教而获得精神救赎的故事。沃借主人公之口表达了自己对热诚青春时光和英国战前“黄金时代”的缅怀之情,以及对天主教的虔诚信仰。然而,尽管沃声称创作此作品意在“怀旧”与“布道”,不少读者和评论家均发现作品实际的叙事效果与沃本人一再表明的创作意图背道而驰。小说第一人称叙事主人公查尔斯的不可靠叙事是造成这一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以《布园重访》中查尔斯的不可靠叙事为研究对象,借助不可靠叙事的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分析查尔斯在“怀旧”和“布道”两大主题上叙事的不可靠性,并指出查尔斯的不可靠叙事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小说的怀旧意向,超越了小说“宗教拯救虚无”的浅层指涉。论文第一章首先从“隐含作者”的规范出发,阐释小说的怀旧主题,接着以詹姆斯·费伦的不可靠叙事理论为依托,解析查尔斯在价值/判断轴和事实/事件轴,这两大叙事轴线上“怀旧”的不可靠性。本章指出,查尔斯背离“隐含作者”规范的不可靠叙事,使“真实读者”一瞥隐藏在故事表象背后的情感与事件原貌,即小说故事层面呈现的美好过往,实际上包含了“隐含作者”刻意为之的美化与想象,真实的过往并非尽善尽美,查尔斯在现实困境中的精神救赎并非来自于重温旧梦的渴望。论文第二章首先从“隐含作者”的规范出发,阐释小说的宗教主题,接着以詹姆斯·费伦的不可靠叙事理论为依托,解析查尔斯在知识/感知轴这一叙事轴线上“布道”的不可靠性。本章指出,查尔斯在目睹宗教对弗莱特家族的深刻影响之后,加深了对宗教的理解,对其的抵触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软化,但他眼中的宗教仍然是束缚人性和摧毁幸福的罪魁祸首,因此宗教信仰也绝非查尔斯人生虚无之感的终极解药。论文第三章在前两章讨论的基础上,发出追问——既然对过往的怀念与对宗教的信仰均未能安抚查尔斯透露出的对现实生活的幻灭之感,那么小说结尾处他重新燃起的对未来的希望来自何处?为了尝试解答这一追问,本章采用不可靠叙事的另一研究方法——认知(构建)方法,进一步探究查尔斯“怀旧”与“布道”的不可靠性。借助博伊姆的怀旧理论,阐释查尔斯怀旧的本质;援引中国读者对小说宗教主题的接受情况,解读宗教在查尔斯精神成长过程中的真正作用。综上,文章指出,小说第一人称叙事主人公查尔斯在价值/判断轴,事实/事件轴以及知识/感知轴三条轴线上叙事的不可靠性,颠覆了小说“隐含作者”意在表现的“怀旧”与“布道”主题。查尔斯记忆中的过往包含了大量美化与想象的成分,他本人也深知其所念所怀的“旧”,从未真实存在;因此,查尔斯的“怀旧”是“反思型”而非“修复型”的,并不能为身处精神危机中的他带来真正的情感慰藉。从中国读者对小说宗教主题的理解来看,宗教对人的影响压抑大于抚慰,摧毁大于拯救,因此更不可能是查尔斯重拾生活信心的力量来源。小说结尾处查尔斯重燃了对生活的希望,表明人从回忆中汲取的精神养料才是超越怀旧情绪和宗教信仰的现实力量。
其他文献
中国巨大的农村人口决定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农村人口流动的长期性。我国农村地区也正在持续出现因人口流动变化而面临困难的迹象,边境地区农村的人口流失问题更加严重。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朝鲜族跨国人口流动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属于典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其边境农村务农人员老龄化,使大量的农村土地闲置,吸引了越来越多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外地人选择到此从事务农工作。农村外来人口与本地少数民族村民因语言种类、文化习俗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了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征程。而农村人口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不仅是主要的参与者,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力量。但是依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发展进入了关键的转折期,不仅是人口发展的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人口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有了显著的变化。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不仅呈现与城市人口同样性质的问题,也呈现与城市人口发展特性相反的问题。这些农村人口问题极大地
目的:调查中国延边地区朝鲜族人群19个X-STR基因座DXS6795、DXS6803、DXS6807、DXS9907、DXS7423、GATA172D05、DXS101、DXS9902、DXS7133、DXS6810、GATA31E08、DXS6800、DXS981、DXS10162、DXS6809、GATA165B12、DXS10079、DXS10135和HPRTB遗传多态性,并与国内其他民族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环境问题也在中国出现了集中式的爆发增长,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不仅损耗着中国经济发展所依赖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同时也对受害者造成了严重的健康损害,折磨着受害者的肉体与精神。中国针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健康损害的救济长期处于一种较为被动、应急的模式,没有相对系统的针对环境污染导致的健康损害补偿的法律法规,导致因环境污染而遭受健康损害的受害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济,这与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加快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资源,具有丰富且重要的历史、文化、经济、科学等价值。自2009年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以来,涌现出一大批民居特色突出、产业支撑有力、民族文化浓郁、人居环境优美、民族关系和谐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国家和地方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民族传统民居、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增加群众经济收入、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等方面取得显
《儿童法案》是英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英国作家之一伊恩·麦克尤恩发表于2014年的小说,该小说探讨了奴隶心态与主人心态、法律与宗教、情感与理性之间的紧张与冲突,呈现了这些冲突造成的后果,并最终以救赎失败告终。本文以马克斯·韦伯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作为理论框架,借助尼采哲学中权力意志、爱自己的命运等观点,以及埃里克·弗洛姆关于自由的解读等,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揭露社会中单方面重视工具理性而忽略价值理性所
朝鲜族作为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拥有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形式。其中,朝鲜族乐器的种类繁多,都有着各自独特的演奏方式。而作为朝鲜族传统乐器之一的朝鲜族笒,在朝鲜族音乐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是朝鲜族音乐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即便在国内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笒的普及程度依旧不高,人们对于朝鲜族笒的认识度也比较低。因此,从保护与传承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通过从传承人的
迈克尔·翁达杰的人生经历与创作生涯始终围绕着“身份”二字。他出生于斯里兰卡,身系荷兰、僧伽罗和泰米尔的多民族血统,早年辗转于英国,后移民加拿大,这些经历赋予其身份的混杂性。在其创作生涯中,翁达杰也拥有多重身份——初以诗人身份展露文学才华,后以小说家身份响彻国际文坛。同时他又集散文家,剪辑师、编剧和电影制作人于一身。《身着狮皮》不仅是他文体转向成熟时期的代表作,而且是他首次真正触及有关加拿大的题材。
视觉场景具有叙事的功能,对视觉场景中事件的理解需要对其中的事件角色进行识别和编码。事件的角色是促成事件发生的参与者,事件参与者的互动是个体理解术语“事件”的一部分。事件角色的识别是事件识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谁对谁做了什么。事件角色的识别与编码具有快速和自发的特征,其快速的特征是指在事件角色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被识别,其编码的自发过程被认为是独立于显式目标执行的任何过程。本研究选用实地拍摄的动作
加入新型可再分散胶粉后,通过测试砂浆的原强度、耐水强度和耐热老化强度,研究了胶粉对瓷砖胶粘剂耐老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w(新型可再分散胶粉)=0.15%时,瓷砖粘接砂浆的拉伸强度比未掺入胶粉时提高了105%,热老化后拉伸强度提高了400%,浸水处理后拉伸强度提高了360%。新型可再分散胶粉的粘接效果非常优异,能有效提高瓷砖胶的拉伸强度和耐老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