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高校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1978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普及,大学生群体已成为一个很大的互联网使用人群。大学生的平均年龄在18岁和22岁之间,尚处于生理和心理不断成熟、人格不断健全和完善的阶段。随着互联网日渐渗透到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当中,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网络空间中,他们可以进行人际沟通和互动,实现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物质资源的交换,发展社会关系,获取社会支持。本研究将这种在网络空间中获取的社会支持界定为网络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的内涵主要是,基于虚拟空间的交往中,人们在信息、情感交流以及物质交换的过程中被理解、尊重时获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积极心理学家认为,那些能够获取良好社会支持的个体会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较低的消极情感。因为社会支持可以为人们提供物质、信息上的帮助,增加人们的归属感、喜悦感,提高自尊感、自信心。那么,在网络空间中通过人际交往所获取的网络社会支持是否对主观幸福感也会产生相同的作用?基于此,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师范类高校大学生的网络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问题。本研究采用网络社会支持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自尊量表和自我控制量表,对陕西省两所师范类高校的85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运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考察了师范类高校大学生的网络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问题。研究结果显示:(1)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在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信息支持、情感支持、社会成员支持、工具性支持。(2)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及其各因子部分受到专业、性别、年级、网络使用时间和网络使用次数的影响,网龄对其不产生影响。(3)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同时各维度对主观幸福感各指标的贡献不同,具体表现为:信息支持和情感支持对总体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不同,情感支持的预测效应大于信息支持;社会成员支持和情感支持对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的预测不同,都表现为社会成员支持的预测效应大于情感支持。在消极情感方面,网络社会支持各因子的贡献差异不显著。(4)自尊和自我控制在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结论一方面支持了互联网对网络使用者产生积极影响的观点,丰富了心理学领域中有关互联网使用行为研究的内容,具有很大的心理学意义。另一方面,增强了大众对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再认识,能够改变一些人注重互联网负面影响的片面认识。在实践中,据此研究结论建议:在健康、合理地使用互联网的前提下,高校应该为大学生提供更加方便的上网条件和有利的上网环境,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其他文献
艾丽丝·沃克(1944年‐)是美国当代杰出的黑人女作家,被称为黑人种族和黑人妇女的辩护人。她长期致力于黑人妇女的研究,把争取种族平等和妇女解放作为毕生追求;她独创“妇女
独立学院是伴随着当代高等教育本科层次改革而兴起的新生事物。独立学院在办学性质上属于公办民助,但其又获得国家对民办高校的诸多优惠政策,采取民办高校的办学运作机制来进
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胆囊病变的B超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选取同一时间段我院收治的15例肝硬化患者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程度应用常规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进行评价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26例剖宫产产妇,全部开展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