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部分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的影响,而生态环境的恶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人口、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和各个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随着中原城市群战略的逐步推进,中原经济区也提升为国家战略,河南省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将迅速提高。新时期,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河南省必须沿着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前进。而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河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和变化趋势,可为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基础支撑。本文以2000、2005、2010、2013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对河南省4个时期的生态系统分布、构成以及变化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参考环保部发布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 192—2015)中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1km栅格格网为评价单元,选取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土地胁迫、污染负荷五类评价指数,对河南省2000、2005、2010、2013年4个时期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估。结合评价结果,分析了河南省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布差异和时间变化特征,总结了2000—2013年间河南省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原因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河南省生态系统构成以耕地为主,且近年来不断减少河南省最主要生态系统类型是耕地,耕地、林地、建设用地三者共占全省面积的90%以上,其中耕地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和南阳盆地,林地主要分布在豫西山地丘陵区、豫北太行山一带和豫南大别山、桐柏山区域。总体来看,2000—2013年间,河南省耕地、草地及未利用地处于减少趋势,建设用地、林地、水域处于增加趋势。近13年间,最主要的转换特征是耕地向建设用地的转移,这是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的主要来源。(2)河南省生态环境质量以一般为主,其他类型面积较少2000—2013年间,河南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为一般,四个时期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9.29%、77.25%、76.61%和76.53%,这部分区域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和南阳盆地。生态环境质量为差和较差的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2.61%、3.20%、3.26%和4.02%,其空间分布大体与城镇分布一致。生态环境质量为优良的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18.10%、19.55%、20.13%和19.44%,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区。河南省大部分县市生态环境质量为一般,四个时期比例分别为82.54%、80.95%、78.57%和78.57%,未出现生态环境质量为优或差的县市,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市辖区。对比栅格尺度和县级尺度结果可以发现,两者之间评价结果总体上一致,但县级尺度结果未能监测出生态环境质量为优和差的区域,且不能反映县市区域内差异。(3)河南省生态环境质量年际变化较小,总体上存在变差趋势,且在空间上由中西部向东南部迁移整体来看,2000—2013年间,河南省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呈现出单峰型分布,即无明显变化所占比例最高,向两侧依次递减,显著变好(差)所占比例最低。近13年间河南省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不大,呈现出向两个相反方向变化的趋势:一是在城镇扩张区生态环境质量为较差的部分呈现增加趋势,二是在山地丘陵区生态环境质量为优、良的部分也出现增加趋势。生态环境质量随时间变化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迁移,豫西及豫中郑州地区在2000—2005年间变差趋势明显,2005—2010年间存在变好趋势;豫北新乡和豫中南地区在2000—2005年间存在变好趋势;豫东和豫南驻马店地区在2005—2010年间变差趋势明显;2010—2013年间全省除南部信阳地区存在较大比例略微变差外,其他区域主要特征为无明显变化。近13年间河南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存在变差趋势,空间上变化不明显。论文应用多源、多时相数据,以公里格网为评价单元,对河南省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动态评价,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引入矢量数据属性信息无损栅格化方法,同时对水资源量进行格网化,计算各单元评价指数,提高了评价精度,能够监测到行政区划内部生态环境质量差异。论文成果有助于准确掌握河南省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布差异,揭示河南省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特征及趋势,从而在新时期生态文明理念下促进河南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