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转型社会中的文化启蒙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xiaoPha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中国社会正值社会大发展大变革的转型时期,社会结构正经历着深刻的调整,社会形态正处在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变的过程中。这一特殊的历史发展时期表现出了转型社会的典型特征。“转型社会”的实质是实现现代性,现代性是社会的属性,属于价值范畴。由于中国国情、社情的独特性,使得我们社会的转型一路坎坷,社会利益格局分化重组、社会矛盾加剧、信仰危机等问题层出不穷,转型社会的普遍社会诉求,需要内在文化来支撑。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文化启蒙显得尤为重要。文化启蒙的目标是祛除蒙昧、启迪民智,启发大众的文化自觉性,形成良好的自觉意识。对于文化启蒙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历史叙事,在研究我国社会转型期问题时,首先应置于中国语境下思考问题,同时要解蔽启蒙,这样才会真正将“文化启蒙”融入到社会发展中来。转型社会中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开始交织、碰撞,必然会引起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当“文化”与“启蒙”形成合力,彰显文化启蒙的张力,文化对社会发展、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引领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层面对文化的高度重视已经提到战略性高度,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着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八大上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的新亮点,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文化强化文化体制改革,以及习近平关于“文化”的讲话充分说明文化的重要性。中华民族正在迎来一次重大的命运转折,曾经的苦难和辉煌已成为历史,今日的机遇与挑战,需要我们承担。因此,在新的历史环境下,我们需要文化的自觉和担当意识。本文从哲学、社会学视角来探析转型社会与文化启蒙的深层关系,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我国转型社会的内涵及特点进行清晰化定位,在此基础上对转型社会中出现的困境加以分析,现代化的目标与独特化的道路相结合,走中国特色道路才是关键。第二部分着重分析转型社会中文化启蒙的必要性,探讨转型社会和文化启蒙的关系。转型的过程所遇到的困难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需要以中国化的文明秩序度过转型期,这是本文的研究重点。第三部分探讨文化启蒙时应遵循的原则,即在转型过程中应坚持、弘扬的思想,以更好地融入到文化启蒙的过程中,同时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进行深入地研究。第四部分根据转型社会的特质,文化启蒙如何引领社会转型的问题,主要从教育、文化产业、传播媒介、知识精英角度来探讨通过什么样路径来实现转型。这是本文的难点。
其他文献
背景随着医学社会和生物材料的进步,各种內植物手术的进展也日新月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者也越来越多。在各种手术并发症中,感染已经成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手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较好地解决了低收入群体、困难群体、失去就业能力群体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探索出了一条顺应时代发展的农村养老新路子,但在实际应用过
研究背景供肝的冷保存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诸如移植后早期肝功能不良、原发移植肝无功能、胆道并发症等一直是肝移植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缺血再灌注损伤
GIPC蛋白即G蛋白信号调节体-Galpha相互作用蛋白C端,在蛋白流动、胞吞作用和受体聚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GIPC蛋白在肿瘤发生中发挥重要的调节机制,可能是一个新的肿瘤相关
台湾“本土论”思潮的发展与演变,从政治到文化层面,都经历了一个“反殖民——反独裁——反中国”的过程。在日本殖民时期,政治上的本土化运动表现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在台殖
意图性是心灵代表或呈现事物、属性或状态的能力,是区分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的标志(Brentano,1876)。在早期关于意图性的研究中,均与道德认知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心理理论包括
文本理解是师生交往的基础,也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从学生形成文本理解的条件来看,学生自身拥有的“前理解”是其形成文本理解的首要条件;文本所具有的意义未定性、空白性以及象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护生实习前后护理伦理认知状况的理论研究、问卷调查的量性研究及访谈的质性研究,探索目前护生护理伦理认知教育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以引起教育者的重视,并
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已经开展了十年,各地对课程改革进行了广泛而有意义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发现了若干问题。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方面提出“课程模块”概念
在电影理论史上,纪实主义和蒙太奇美学曾保持了较长一段时间的对立态势。然而就当下来看,二者在创作上早已呈现出融合的倾向,并且融合的效果已然十分自然。但是这两种电影观念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