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性假瘤16层螺旋CT成像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luese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兔肝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of the livet,IPL)的CT特点1.1建立兔IPL的动物模型;1.2研究兔肝炎性假瘤的16层螺旋CT平扫、碘帕醇动态增强扫描各时相的CT特点,测量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各时相IPL病灶及IPL病灶周边肝组织的CT值,利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上述两部位在CT扫描各个时相的CT值比较有无统计学意义;1.3研究兔肝炎性假瘤的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特点,测量IPL病灶、IPL病灶周边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的各项灌注参数:平均血容量(cerebralblood volume,CBV),平均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利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上述三个部位的各项灌注参数比较有无统计学意义;1.4处死并解剖实验动物,取IPL病灶做病理学切片染色,探讨分析其镜下结构特点;2、研究人肝炎性假瘤的16层螺旋CT扫描特点2.1搜集经手术、B超引导下穿刺或CT引导下穿刺病理证实的IPL病例的CT扫描资料,结合其临床资料,分析其CT特点;2.2测量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各时相IPL病灶及IPL病灶周边肝组织的CT值,利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上述两部位在CT扫描各个时相的CT值比较有无统计学意义;2.3结合文献报道及本研究收集病例,提出IPL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材料与方法】1、实验组1.1实验试剂①弗氏完全佐剂(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FCA),10ml/支,美国sigma公司;②造影剂:碘帕醇(Iopamidol),370mg/ml,100ml/支,美国Bracco公司;③麻醉剂:速眠新注射液,1.5ml/支,长春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硫酸阿托品注射液(Atropine),1ml/支,广东丽珠集团;戊巴比妥钠注射液(Pelltobarbitalum Natricum),5ml/支,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1.2实验动物新西兰大白兔12只,雌雄不限,体重2.5-3.0kg。1.3动物模型制备麻醉大白兔后,先行全肝CT平扫,选取体积较大的肝左叶较厚位置层面,利用CT引导下穿刺技术,按0.5ml/kg体重向肝内缓慢注入弗氏完全佐剂。1.4 CT扫描术后第28天,行肝脏病灶CT灌注扫描以及全肝CT平扫、CT动态增强扫描。1.5病理学检查处死并解剖动物,取IPL病灶做病理学切片染色,探讨分析其镜下细微结构特点。1.6 CT图像分析观察IPL的CT特点,分别测量IPL病灶中心及病灶周边肝组织的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各期CT值,并测量出病灶中心、病灶周边肝组织及同层面正常肝组织的相关灌注参数CBV、CBF、MTT。1.7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病灶中心及病灶边缘肝组织的各期扫描CT值比较采用析因分析(Factorial design),病灶中心、病灶边缘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的各项灌注参数CBF、CBV、MTT的比较采用单方差分析(One-way ANOVA,LSD)的较正方法Welch检验(Welch,Tamhane’s T2),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临床病例组2.1实验对象选取经病理证实的IPL病例共计16例,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乏力及上腹部不适等症状,大部分病人甲胎蛋白(AFP)阴性,肝功能检查表面抗原(HbsAg)阴性。2.2 CT扫描CT扫描仪为美国GE公司LightSpeed Z/Xi 16层螺旋CT,平扫完成后即行CT动态增强扫描,全部扫描完成后将所有数据传送到独立工作站(GE AdvantageWorkstation 4.2)进行处理。2.3 CT图像分析观察IPL病灶增强前后的CT表现,分别测量病灶中心及病灶周边肝组织的平扫及增强各时相CT值。2.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病灶中心各期扫描CT值比较及病灶边缘肝组织的各期扫描CT值比较均采用析因分析(Factorial design),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实验组1.1 IPL模型制备概况12只新西兰大白兔均通过肝左叶原位注射FCA,除1只因麻醉意外死亡外,其余11只CT扫描发现13个IPL病灶,发生率为91.7%,病灶大小为1.5±0.6cm,依据种植的部位,假瘤部分位于肝实质内(10/13),部分突出于肝包膜下(3/13)。1.2 IPL的CT扫描表现CT平扫:病灶一般为单发,形态呈多样性,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态,平扫表现为低密度影,边界欠清。CT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扫描病灶大部分无强化或仅为轻度强化,门脉期扫描病灶可表现为轻到中等度强化,病灶边界显示更为清楚,部分病灶可见病灶周边肝组织环状强化带(8/13)、病灶中心小结节状或纤维条索状强化(5/13),以及门静脉分支穿过病灶等特征性改变(3/13)。统计学分析证实,IPL病灶在动脉期与平扫的CT值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186),而门脉期与平扫及与动脉期的CT值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病灶周边区域肝组织在平扫、动脉期及门脉期的CT值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CT灌注扫描:病灶中心及病灶周边肝组织与正常肝组织的灌注参数图像观察,可见与正常肝组织比较,病灶中心整体表现为低灌注,而病灶周边肝实质可见一环状高灌注区域,统计学分析证实,病灶区CBV、CBF较正常肝实质减低,MTT缩短,病灶周边肝组织CBV、CBF较正常肝实质增高,MTT延长,各项灌注参数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3 IPL的病理学表现IPL可位于肝实质内或突出于肝包膜外,切面观察为灰白色实质性结节,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有圆形、类原型、片状及不规则形状,质地一般都均一,与正常肝组织分界清晰。镜下可见局灶性坏死样无结构区,部分肝细胞水肿、细胞核浓缩、裂解,伴淋巴细胞、浆细胞、多核细胞浸润,以及大量纤维组织增生,肝内小动脉变性、坏死,上皮细胞脱落,血栓形成。2、临床病例组2.1 IPL发生概况16例病例共发现18个病灶,其中有2例各有2个病灶,其他14例均为单个病灶,16个病灶位于肝右叶,2个位于肝左叶,病灶形态各异,大多为圆形或类原型,部分为片状或不规则形状,大小不等,最大径0.6cm-5.5cm。2.2 IPL的CT表现CT平扫IPL多表现为圆形、类圆型或不规则形状低密度影,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大部分病灶表现为无强化或仅轻度强化。门脉期及平衡期表现为轻到中度强化,部分可见病灶中心小结节状或纤维条索状强化间隔影(6/18)、病灶周边肝组织环状强化影(11/18),以及门静脉分支穿过病灶(5/13),可作为IPL的特征性表现。统计学证实,IPL病灶在动脉期的CT值与平扫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117),而门脉期的CT值与平扫及与动脉期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而病灶周边区域肝组织在平扫、动脉期及门脉期的CT值两两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1、本次经改良后的制备兔肝炎性假瘤动物模型的实验方法简便易行,制备周期短,较之以往开腹手术注入或植入佐剂的方法而言具有操作简便、出血少、感染率低、可重复率高、成功率高等优点,组织病理切片证实与人体IPL病变特点基本一致,可见有肝细胞水肿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及大量炎细胞浸润。实验证明本动物实验模型可用来作为研究人肝炎性假瘤的病因病理学及影像学表现的理想动物模型。2、碘帕醇增强CT动态扫描在动物实验及临床病例均可提高IPL病灶与正常肝组织的密度对比,使IPL病灶显示更为清晰,IPL病灶整体呈少血供表现,动态增强扫描各时期其强化速度慢,强化程度较同期肝实质为低,在动态增强扫描各期中,以门脉期及平衡期的CT表现最具特征性,成为确诊IPL的关键。3、IPL的CT特征:①IPL多位于肝右叶,CT平扫表现为圆形、类圆型或不规则形状低密度影;②动态增强扫描病灶总体为少血供表现,即动脉期表现为无强化或仅为轻度强化;③门脉期及平衡期表现为轻到中度强化,部分病灶可见周边肝组织中等度强化环形带状影、或(及)病灶中心结节状或纤维条索状强化或(及)门脉期可见门静脉分支穿过病灶,上述征象可作为IPL的特征性表现,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4、灌注扫描示病灶区CBV、CBF较正常肝实质减低,MTT缩短,病灶周边肝组织CBV、CBF较正常肝实质增高,MTT延长。5、统计学证实IPL病灶在动脉期与平扫的CT值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而门脉期与平扫及动脉期的CT值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而病灶周边区域肝组织在平扫、动脉期及门脉期的CT值两两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
其他文献
彩色图像与其他类型图像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颜色信息,然而在采集彩色图像的过程中,在夜间光照条件不足时,低照度条件下的图像达不到应用要求的指标,给夜晚的视频监控工作带来
温室高价值果蔬采收目前大多数仍依靠人力实现,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成本上升,亟需产生新型自动化解决方案。机器人技术已经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在农业领域
钢铁等金属基材最常见的有效防锈办法是在金属基材表面涂装有机或无机涂层,实现物理或化学防锈来达到防腐蚀的效果。与传统的铅系、铬系防锈颜料相比,磷酸盐系颜料具有无毒环
<正>项目摘要该演示器适合在小学科学课及中学物理课上讲述有关地球自转的知识时作为辅助教具。它利用廉价易得的材料制作,可以直观地呈现傅科摆的原理从而证明地球的自转。
自体脂肪是整形外科进行软组织填充和塑形的常用填充材料,具有取材简单、操作快捷、塑形好等优点。本文对脂肪面部填充的理论基础、自体脂肪存活研究、移植干细胞、脂肪室、
<正>在多年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实验可以根据学生情况、教学环境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采用更好的方法来达到探究与验证的目的。下面是笔者对"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
期刊
本文依据顾桥电厂110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煤泥掺烧试验,对不同负荷下掺烧不同比例煤泥进行锅炉各参数分析,结合煤泥价格,进行综合经济分析,从而制定科学的煤泥掺烧方案。
中国新型显示产业在近年内飞速发展,相关器件的产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但当前仍存在产业链配套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其中,关键材料和生产设备的研发创新的问题亟待解决。这也使得器件最核心部分——有机发光材料的研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显示器件,三基色红、绿、蓝光有机发光材料是必不可少的,相对于成熟的红、绿光材料,蓝光材料的发展较为缓慢。其中,成本低廉、色纯度高且发光稳定的深蓝光材料更为少见。本文基于
前言: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尽管随着恶性肿瘤发病机制的逐步阐明,越来越多的治疗手段和治疗靶点被应用到临床,但是恶性肿瘤总的治疗效果还是差强人意,5年总生存率不足20%。而且存在单一用药效果差,疗效不持久,单一分子靶向治疗存在脱靶效应等缺点,临床上亟需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尤其是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案。溶瘤病毒(OVs)于上个世纪中期首次被报道,是一类自然存在的或人工编辑的病毒,对肿瘤细胞能
目的:探讨单次注射对比剂期间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行肝脏血管结构三维重建的可行性;评价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显示肝动脉解剖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