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病原学特点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tz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病例,调查我院急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探讨SAP的危险因素及痰培养病原学特点,为SAP的预防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2年09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16例急性脑卒中(发病1周内入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SAP的发病率及病死率,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住院天数、卒中类型及部位、吞咽状态、意识状态、入院血浆白蛋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及SAP发生前相关医疗措施等。运用ROC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确定患者年龄、住院天数及NIHSS评分的最佳截断点,对计量数据进行二分类化。将所有P<0.05的因素引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探讨SAP的危险因素。并分析SAP患者痰培养病原学特点等。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急性脑卒中病例116例,SAP的发病率为19.8%,SAP组患者病死率为21.7%,非SAP组为1.1%,两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性肺炎(early onset pneumonia, EOP)15例,占SAP的65.2%,其病死率为26.7%,晚发性肺炎(late onset pneumonia, LOP)病死率为12.5%,两组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SAP组住院天数为37.00(42.00)天,非SAP组为24.00(14.50)天,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住院天数、入院NIHSS评分、入院血浆白蛋白水平、吞咽障碍、意识障碍、SAP发生前治疗(脱水剂、抑酸剂、抗生素预防应用)及医疗操作(鼻饲、辅助通气)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示吞咽障碍、意识障碍及入院血浆白蛋白水平低是SAP发病的危险因素。(3)痰培养革兰氏阴性杆菌占79.2%,革兰氏阴性杆菌前三位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以葡萄球菌为主;真菌为念珠菌。结论(1)SAP发病率较高,多于卒中发生后3天内发病,可明显增加患者病死率和住院时间。(2)SAP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吞咽障碍、意识障碍及入院血浆白蛋白水平较低可能是SAP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3)急性SAP患者痰培养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次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和真菌。多为条件致病菌,混合性感染。其病原构成与院内感染较一致,考虑二者存在相似感染机制。
其他文献
"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进口国以保护环境、资源以及维护人类健康的名义,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通过制定一系列复杂、苛刻的环境保护制度和标准,对外国商品进口专门设置
在当前的整车厂采购过程中,对供应商的要求越来越高,供应商认证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分析供应商认证的尺度、供应商认证的流程和认证内容,采用层次-加权灰色关联度算法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不断接受知识、增长技能、提高素养、成长发展变化的动态的过程,贯穿着教师职前教育、入职教育以及在职培训的整个职业生涯。它包含教师在其专业知识、专
轮胎是汽车及飞机等行业的必备产品。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对轮胎各方面的性能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轮胎花纹是影响这些性能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改进胎面花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的增殖、超微结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合成和基因表达及自由基代谢平衡的
近年来,太阳能光伏建筑物一体化已经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也出现了大量的成功示范工程并开始大规模采用。结合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特点、发展进程,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太阳能
购物中心是现代零售商业地产的核心形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不断更新,购物中心的建设在数量和规模上都是空前的。这不仅与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活水平密切相关,也与城
食用品质是决定猪肉商品价值的最重要因素,但目前我国缺乏一套标准化的食用品质评定方法。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测定条件、不同样品预处理方式及不同评定方法对猪肉肉色、剪切
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中国文化背景下工作场所欺负(workplace bullying)的内容结构及其测量进行了研究。通过自行研制的工作场所欺负内容问卷,对全国7个城市750名企业员工进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们不再是仅仅要求机器人能够完成指定的工作,还要求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效率,所以对于机器人轨迹规划方面的时间最优研究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