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云南处于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具有特殊的人文与经济环境,其经济和社会发展滞后严重钳制全国整体发展目标的实现,其农业不稳,农村发展滞后,农民生活贫困的问题长期困扰区域经济与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三农”问题,已经成为云南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必须首先破解的难题。问题的思路之一就是要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积极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向地方城镇转移。因此,如何加速云南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努力校正云南农村“两化”相互脱节的变异现象,就成为解决当前西部农村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关键,成为推动云南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契机,也成为云南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以云南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整体运动为研究对象,充分认识云南农村“两化”协调发展的特殊性,探视农村“两化”互动协调发展一般规律在云南特定条件下的变异形式,剖析云南农村“两化”发展滞后与动态失衡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揭示农村“两化”互动协调发展的一般规律在云南特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机理,寻求推进云南农村“两化”走向协调发展的条件、路径,探索云南农村“两化”协调发展的突破口以及制度创新的要点和内容。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参考依据。采用多视角、多层次的立体研究思路:一是以新时期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去看待农村城镇化问题,把它作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二是以农村“两化”多层次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的综合性角度去分析农村“两化”不平衡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原因,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坚持科学发展观,处理好发展、调整、改革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关系;三是以市场经济体制趋于完善和环境约束日益增强的角度去研究农村“两化”协调发展问题,坚持市场指向和政府推动相结合、促进制度与机制创新、实现云南农村“两化”互动协调发展。按照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从抽象到具体的技术路线,运用工业化、城镇化的一般原理,结合云南农村“两化”发展的具体实际,首先澄清了关于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若干重要概念,然后以云南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特征为出发点,分析了云南从村“两化”发展的现状,并根据相关理论及收集到的数据,对云南省“两化”发展的阶段作了定量判识,分析了“两化”发展失衡的原因。据此,提出要力促“两化”协调发展,并对“两化”的互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析,提出了有一定现实意义的研究结论、政策、含义和措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