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村城镇化与农村工业化互动机制及路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d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云南处于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具有特殊的人文与经济环境,其经济和社会发展滞后严重钳制全国整体发展目标的实现,其农业不稳,农村发展滞后,农民生活贫困的问题长期困扰区域经济与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三农”问题,已经成为云南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必须首先破解的难题。问题的思路之一就是要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积极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向地方城镇转移。因此,如何加速云南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努力校正云南农村“两化”相互脱节的变异现象,就成为解决当前西部农村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关键,成为推动云南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契机,也成为云南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以云南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整体运动为研究对象,充分认识云南农村“两化”协调发展的特殊性,探视农村“两化”互动协调发展一般规律在云南特定条件下的变异形式,剖析云南农村“两化”发展滞后与动态失衡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揭示农村“两化”互动协调发展的一般规律在云南特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机理,寻求推进云南农村“两化”走向协调发展的条件、路径,探索云南农村“两化”协调发展的突破口以及制度创新的要点和内容。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参考依据。采用多视角、多层次的立体研究思路:一是以新时期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去看待农村城镇化问题,把它作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二是以农村“两化”多层次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的综合性角度去分析农村“两化”不平衡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原因,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坚持科学发展观,处理好发展、调整、改革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关系;三是以市场经济体制趋于完善和环境约束日益增强的角度去研究农村“两化”协调发展问题,坚持市场指向和政府推动相结合、促进制度与机制创新、实现云南农村“两化”互动协调发展。按照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从抽象到具体的技术路线,运用工业化、城镇化的一般原理,结合云南农村“两化”发展的具体实际,首先澄清了关于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若干重要概念,然后以云南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特征为出发点,分析了云南从村“两化”发展的现状,并根据相关理论及收集到的数据,对云南省“两化”发展的阶段作了定量判识,分析了“两化”发展失衡的原因。据此,提出要力促“两化”协调发展,并对“两化”的互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析,提出了有一定现实意义的研究结论、政策、含义和措施建议。
其他文献
任继愈认为,中医哲学的科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丰富了中国哲学的内涵;二是通过其基本概念和范畴、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为全面把握中国哲
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入手,以西洋油画在中国的百年发展历史为线索,列举了油画在我国引进、发展和繁荣各个时期的代表性画家及其典型作品,分析了中国传统绘画对各个时
东道国制度质量如何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区位选择,至今尚未在经验层面达成共识。文章基于2003-2012年中国面向全球142个国家和地区的非金融类OFDI数据,利用Heckman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也引起生活方式的极大改变,显示出多元化、趋同化、个性化的倾向。此背景下,外来强
目的:比较口服脂溶性苯磷硫胺片与水溶性盐酸硫胺素片的生物利用度。方法: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2×2交叉试验设计,分别单次给予300mg苯磷硫胺片和220mg盐酸硫胺片。给药后
本文对气一质联用法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简单概述,包括其在在中药的化学分析、炮制等方面的研究应用。着重介绍气一质联用法对中药中挥发油成分的分析与近年来的一些实际
<正> 公元581年,隋灭陈,统一了中国,割据政权更迭的局面结束了,代之而起的是隋唐大一统帝国。然而,政权的嬗递决不意味着文化阶段性的更替。宏观考察,从魏晋——盛唐,文化运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以及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特别要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并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和改善生活条件,使他们切实感受
业务流程再造是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必然产生在企业管理领域的一场改变传统管理组织模式的革命,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尔·哈默博士提出这一概念以来,BPR
研究表明,混龄教育的组织模式为幼儿创设了更自然的教育生态环境,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情感、认知等多方面发展。因此,当目前我国独身子女社会化成为一个被社会普遍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