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内生真菌是定殖于健康植物组织中并不表现出病害症状的一类真菌,这些内生真菌从分类上来讲,主要是一些子囊菌,也有一些是担子菌和卵菌。它们能与植物建立起互利共生的互作关系。这种共生互作为寄主植物带来的好处是使植物增加了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和对逆境的忍受能力。自从在红豆杉中分离得到了能够产生紫杉醇的内生真菌Taxomyces andreana后,对于这类真菌的研究就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产气霉属Muscodor内生真菌,已知分布于中美洲、南美洲、东亚、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的热带、亚热带植物中。它们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能够产生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这些VOCs能够抑制甚至杀死许多的植物病原菌、线虫甚至昆虫和一些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菌。也正因为如此,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本研究在国内首次开展产气霉属真菌的固体发酵工艺探索。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尝试进行Muscodor fengyangensis Strain ZJQY709菌株摇瓶固体发酵,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所得到的发酵产物进行制剂的尝试和探索。通过系统研究,最终获得了ZJQY709菌株摇瓶阶段的固体发酵工艺,同时还得到了对固体发酵产物进行初步制剂处理的方法和制剂的保存条件。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通过测定所有菌株在不同温度下的平皿生长速率,明确了四株产气霉菌:ZJQY709、M25、M112、M153的最适生长温度。其中ZJQY709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M153和M112的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0℃, M25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3℃。2)研究采用正交设计和单因素实验设计,分别从培养基配方、培养基营养液pH、发酵温度、接种量、种龄这五个方面全面探索了ZJQY709菌株的固体发酵工艺。最优发酵工艺如下:培养基配方:每100g熟小米(生小米:土豆汁(质量:体积)=1:0.60):珍珠岩(质量比)20%葡萄糖(质量比)0.5%低温脱脂大豆粉(质量比)7.0%蛋白胨(质量比)1.0%磷酸二氢钾(质量比)0.55%硫酸镁(质量比)0.15%土豆汁(体积比)25%营养液pH用5mol/L的NaOH溶液调节至6发酵工艺:发酵温度25℃、种龄6天、接种量0.2%。3)研究采用DNS法、钼酸铵比色法、中性甲醛法、质量差法测定了固体发酵过程中相关生物量参数(浸出液中的还原糖、总糖、溶磷和氨基氮及氨氮,质量损失率,含水量)在不同发酵时间的水平,最终得到了这些相关生物量参数随发酵进程进行改变的发酵曲线。通过对发酵曲线的综合分析推测在摇瓶小量固体发酵时,菌株的对数生长期开始于发酵起始后的第5-6天,结束于发酵起始后的第8天。4)研究从降低含水量、降低储藏温度和阻隔空气的角度设计了两套制剂方案,采用变色硅胶常温干燥、发酵产物真空包装、4℃冰箱保存的方法,进行了ZJQY709菌株固体发酵产物的制剂探索,初步推测和总结了发酵产物制剂的方法和保存条件:常温干燥14h(含水量8.09%)后放置于真空环境中,于4℃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