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盲肠上皮细胞是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的宿主细胞,建立鸡胚盲肠上皮细胞系可以为E.tenella对机体的损伤机制及抗球虫药的研究提供体外细胞模型。本试验通过对鸡胚盲肠上皮原代细胞分离消化酶的筛选、不同日龄鸡胚的选择、鸡盲肠上皮细胞传代消化酶的筛选及不同种类血清的选择,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运用免疫组化染色、光镜、电镜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等方法鉴定培养盲肠上皮细胞的纯度和特性,进行鸡胚盲肠上皮细胞传代培养条件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嗜热菌蛋白酶组(T组)、Ⅰ型胶原蛋白酶组(C组)、Ⅰ型胶原酶+透明质酸酶组(H组)的鸡胚盲肠上皮第三代细胞增殖率依次降低;T组细胞贴壁率除第1天外其他时间段均极显著(P<0.01)高于C组、H组;细胞活力第1天至5天极显著(P<0.01)高于C组,各时间段均极显著(P<0.01)高于H组,表明50mg/L嗜热菌蛋白酶可作为盲肠上皮细胞分离的消化酶。(2)14日龄鸡胚(T14组)、15日龄鸡胚(T15组)、16日龄鸡胚(T16组)、17日龄鸡胚(T17组)的鸡胚盲肠上皮细胞增殖率依次为由高到低;T14组与T15组细胞贴壁率除第2天和8天外其他不同时间段均显著高于(P<0.05)T16组、T17组,T15组细胞贴壁率于第4天至7天显著(P<0.05)或极显著高于(P<0.01)T14组;T14、T15、T16组第2天至3天细胞活力极显著高于(P<0.01)T17组,T15组细胞活力于第6天、第8天极显著高于(P<0.01)T16、T14组,其余各组各时间段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14~15日龄为鸡胚盲肠上皮细胞分离最适鸡胚日龄。(3)鸡胚盲肠上皮传代细胞使用50mg/L嗜热菌蛋白酶消化组、0.36%EDTA和0.25%胰酶先后消化组及0.45 mol/mL蔗糖-0.36%EDTA和0.25%胰酶先后消化组处理得到的上皮细胞均未贴壁或仅有少量贴壁;使用0.25%胰酶-0.02%EDTA联合消化组及0.25%胰酶-0.02%EDTA先后消化组可获得大量活细胞并可贴壁、增殖,但后者贴壁率和增殖率极显著(P<0.01)低于前者。(4)使用2.5%鸡血清和2.5%牛血清添加到细胞培养基内传代后得到的上皮细胞增殖率与贴壁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5)通过对盲肠上皮细胞形态学观察,发现原代和传10代以内的鸡胚盲肠上皮细胞大多数呈多角形或短梭形,细胞之间紧密相连,连接成片,呈“铺路石”样,但原代多数呈岛屿状团块聚集,传3~10代的传代盲肠上皮细胞分布均匀,不聚集成团块。电镜下细胞表面微绒毛、细胞间紧密连接、桥粒,胞内有分泌泡等结构清晰。CK-18蛋白、E-cad蛋白呈阳性。表明传代培养的细胞为盲肠上皮细胞,且原代和传10代以内的鸡胚盲肠上皮细胞纯度可达82.2%以上。(6)染色体分析表明,鸡胚盲肠上皮细胞染色体核型为2n = 78,该细胞在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传至6代细胞未发生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