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峡工程的兴建,对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将产生巨大的正面效应。但是,三峡工程建成蓄水后,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农业非点源污染特别是氮、磷营养元素已成为三峡库区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来源,严重影响了该区域内水体质量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三峡库区开展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为区域污染治理和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并提出针对性治理和对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坡耕地种植小区在天然降雨下进行监测,研究三峡库区坡耕地农业非点源污染氮、磷营养元素情况及其流失规律;同时对三峡库区几种主要农业非点源污染源调查,对其中氮、磷流入水体总量进行估算。研究结果表明:1、降雨量对氮、磷流失具有正相关性,同时受到地面植被附着程度、人为干扰影响;坡度在一定范围内与氮、磷流失量存在正相关关系,三峡库区坡耕地氮、磷流失量25°坡地>15°坡地>5°坡地,三峡库区临界坡度大于25°;在其他影响因子一致的情况下,土壤类型与氮、磷流失量有一定的影响;化肥施用量与流失量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2、2005年三峡库区氮、磷总流失量为27616.76吨,其中TN流入水体量为24479.94吨,占总流失量的88.6%;TP流入水体量为3136.82吨,占总流失量的11.4%。从污染源看畜禽粪尿为氮、磷营养元素的主要流失源,流失总量为14724.22吨,占总流失量的53.3%;其次为化肥中氮、磷流失,流失总量为9937.9吨,占总流失量的36%;农药中有机氮、有机磷的流失最少,仅占总流失量的0.2%。3、从氮流失污染源来看,2005年三峡库区污染源中氮流失最大的为畜禽粪尿中氮流失,占总量的56%;其次为化肥氮流失,占34%;而生活污水及人粪尿氮流失占9.9%;最少的为农药氮流失仅占0.1%。从磷流失污染源来看,2005年三峡库区污染源中磷流失最大的为化肥中磷流失,占总量的53%;其次为畜禽粪尿磷流失占29%;而生活污水及人粪尿磷流失占17%;最少的为农药磷流失仅占1%。4、三峡库区2005年各区县氮、磷流入水体总量差异较大,其中流入水体氮、磷量最多的三个区县分别为丰都县5824.04吨,占总量的21.1%;云阳县3500.59吨,占总量的12.7%;巴南县3061.71吨,占总量的11.1%。2005年三峡库区氮、磷流入水体量超过平均水平的6个县市中,总氮量都较大,一般都超过总流失量的80%。5、从氮磷元素来源县市来看,可以将这6个排放量大的县市分为几种类型:丰都县为畜禽粪尿主导型;云阳县、巴南区、奉节县为畜禽粪尿、化肥主导型;秭归、涪陵为化肥、畜禽粪尿主导型。6、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控制研究中主要采取三大类方法进行控制、管理。一是采取经济、法律、教育手段;二是采取对源头进行控制的手段:三是采取对污染迁移过程进行控制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