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IMO(国际海事组织)《货油舱用耐蚀钢试验程序》规定的模拟货油舱内底板腐蚀试验方法,重点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显微组织及其组成对低合金高强度船板钢在强酸性氯离子环境下耐蚀性的影响,同时还深入研究了环境温度和腐蚀周期对内底板腐蚀速率和腐蚀形貌的影响规律,解释了低合金钢点蚀扩展机制。显微组织对钢的耐蚀性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强酸性氯离子环境中马氏体(M)钢的耐蚀性最好。对马氏体钢的腐蚀过程观察研究发现,马氏体组织相间电位差较小,同时腐蚀过程中锈层形成快,锈层对基体的保护效果好较好,是其最终腐蚀速率较低的主要原因。珠光体+铁素体(P+F)钢耐蚀性最差,珠光体含量对钢在强酸性氯离子环境中的耐蚀性同样有较大影响,随珠光体含量的增大钢的耐蚀性降低,这主要因为珠光体与铁素体间较大的相间电位差,以及珠光体发生选择性腐蚀导致对锈层的破坏。目前珠光体+铁素体为货油舱用船板钢供货状态下的组织,而本文的研究显示通过少量Cu等合金元素的添加,该种组织状态下钢的耐蚀性得到了大幅度改善。相比较其它两种试验钢而言,贝氏体+铁素体(B+F)钢的相间电位差及锈层对基体的保护效果均优于珠光体+铁素体钢,同时贝氏体+铁素体钢可以在不降低钢的力学、焊接等性能的同时提高钢的耐蚀性。因而贝氏体+铁素体组织可以替代珠光体+铁素体组织,改善货油舱用钢的耐蚀性。环境温度的提高对钢的腐蚀具有较为明显加速作用,且在提高腐蚀温度和延长腐蚀周期时,钢中点蚀坑不断扩展。针对目前使用的珠光体+铁素体组织船板钢,在加入Cu,Ni合金元素后,腐蚀速率降低了约88%,耐蚀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且腐蚀过程中点蚀坑的扩展方式发生变化。本文研究发现普通船板钢点蚀坑沿纵向深度扩展,耐蚀船板钢由于Cu元素在腐蚀过程中经再沉积形成的富铜颗粒在点蚀坑底部聚集,阻碍点蚀向深度方向的发展,致使耐蚀船板钢的点蚀坑沿横向直径方向扩展,相比较普通船板钢,耐蚀船板钢的点蚀扩展方式降低了点蚀的破坏性,极大提高了其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