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弱势群体问题是近几年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一般认为,弱势群体是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社会弱势群体并未形成真正的群体,其内部可能没有组织化,它是同类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成员的集合。任何社会,任何国家,任何一类人群,都存在弱者,他们或是在经济上,或是在政治上,或是在别的其他方面,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在学校背景下,学生当中也是有弱势群体存在的。例如,最近几年倍受社会关注的“大学生弱势群体”、“学生心理弱势群体”、“特困生弱势群体”问题等。教育中的强势弱势、中心边缘,可以说是某种客观存在,表明的都是一种特性与个性,也体现了教育的多元化和多样性。但对于何为学生弱势群体,教育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弱势群体本身是一个开放而丰富的概念,它并非一成不变,是在特定情境下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现在的弱势状态并不代表将来亦如此;学生弱势群体的概念是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者自身的解读加以诠释和重构的。对应于保护社会弱势群体,以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平等与发展,教育平等也是社会平等的一个部分,也是民主社会政治观在教育领域的反映。所以,关注学生弱势群体,为弱势群体说话,以促进每个学生的自由、平等与发展理应成为教育事业的基本诉求,这也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学生中弱势群体的存在是教育领域内的一种不公平现象,它影响着教育的声誉,制约着个人的发展。教育公平问题是近些年来学术界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例如,不同社会群体在入学机会上的不平等;不同社会、阶层子女由于所处阶层和社会地位不同而在文化和社会环境上条件的不平等问题等。在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存在不均等的形势下,教育公平是怎样一种现状?如何通过教育改革与实践来逐步缩小差距?可以说,对学生弱势群体的探讨,就是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有利于我们认清教育现状,寻找不足,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本研究中,研究者关注的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群体当中存在的“弱势”问题,力图从微观层面,通过社会学的视角对学生弱势群体进行新的诠释。希望了解现实中的“学生弱势群体”的真实生活状况,挖掘出事物的深层社会背景,也希望以他们自己的表现与表达来反思我们的教育现状,并通过实地研究为相关的教育实践提供事实依据。研究者主要通过在一所学校的四年级某班进行实地调查来收集资料,采用目的抽样和个案研究的方式,以研究者自身作为收集资料的主要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