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背景下扶贫审计研究

来源 :南京审计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dy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合国提出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首要目标是要消除一切形式的贫穷。我国为了在2020年全面实现贫困人口真脱贫,而不仅仅是“数字化”脱贫这一目标,在贫困人口逐年递减的情况下,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仍然在逐年递增。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的增加,涉及使用资金的环节更易滋生腐败,造成资金的浪费。政府审计必须助力扶贫,帮助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在2013年被首次提出,区别于以往大水漫灌式的扶贫方式。在此背景下,扶贫审计工作也要注重精准这一要求。通过梳理发现,国内关于精准扶贫背景下的扶贫审计研究较少,存在研究的空间。本文首先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公共受托责任、国家治理理论,介绍了扶贫审计的理论基础,其次基于相关政策、法规、可持续发展理论界定了在实施审计工作流程后理论上可以达到的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审计目标。最后从审计实务结果公告及案例出发,探讨了精准扶贫背景下扶贫审计存在的问题,并对它们的成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如何优化精准扶贫背景下扶贫审计的建议。通过促进审计参与主体多元化和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来实现完善审计资源的配置;通过集中统一扶贫审计模式和开展结合型审计来体现统筹安排审计项目计划的具体操作方法;完善相关法规制度,提供审计工作的指导;推进大数据技术在扶贫审计中的作用;提高审计结果利用率、加强审计问责的力度,扩大审计结果公开。本文一方面能够拓展扶贫审计理论,将扶贫审计与可持续性发展理论相结合,探讨了扶贫审计应该实现长期效益性目标;基于国家关于扶贫的相关政策,提出扶贫审计还应该实现精准性目标。另一方面,根据审计署以及审计厅的审计结果公告分析出扶贫审计存在的共性问题;根据对Y市扶贫审计时审计出现的具体问题分析其成因,最后综合两类问题,提出建议。本研究旨在促进完善精准扶贫背景下扶贫审计模式,提高扶贫审计的质量和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助力推进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
其他文献
随着现在行业规模化的拓展,传播方面已经有了价值转化的需求,不论是品牌预热或者线下传播或者线上传播,着力点还是要基于符合公司的发展以及用户体验或者口碑传播。
缺失值填补是机器学习算法数据预处理中不可或缺的任务。以苏东压裂直井为例,通过筛选收集了800口井的地质、压裂施工和生产三个方面的数据集。应用机器学习数据预处理方法在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5G、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企业对工业智能化的程度需求日益增长。以自动化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孕育兴起,与我国“中国制造2025”为目标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历史性交汇。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解决我国制造业市场低端产能过剩与高端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我国企业开始寻求符合大众市场的发展战略和商业
天然气运移相态是影响其运聚成藏的重要因素.其除了受源岩类型和演化阶段的影响外,还要受到其所处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天然气既可以由水溶、油溶和扩散相向游离相转变,又可以
目前,套铣打捞+再完井或再侧钻技术常用于渤海油田水平出砂井治理,但受水平井特殊井况影响,现场施工时存在工序复杂、作业工期长、作业费用高、成功率低的问题。受套损井探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