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初统治阶层十分重视国子监教育。在国子监教育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建国之初朱元璋加强了对国子监教师的管理,从教师的设置、选任、待遇、职掌、考核诸方面着手,构建了一套严格的国子监教师管理制度。
首先朱元璋任命德高望重的人士担任教师,并不断增设教师职位,壮大教师队伍。早在建国之前的吴元年(1367)他就把国子监教师纳入了官制体系当中,确立了它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地位。建国后他对国子监教育的重视与之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不断扩大国子监的规模。与此同时,国子监教师职位的设置也随之完善。朱元璋十分强调国子监教师的任职资格,以保证教师队伍的素质。对国子监教师的选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司教之官必选耆宿,祭酒、司业被视为国子监的表率之职,因而要求很高,选用学明行修望重的人担任此职。其他教职者也要求能够表仪诸生,目的是使后学者有所效仿。
在监内,国子监教师职责明确。祭酒是国子监的核心人物,总理监内一切事务,制定教育法规,整顿校风校纪,并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司业协助祭酒,处理监内事务。同时,祭酒、司业,也和其他教职人员一样,从事教学活动,监丞参领监事,负责监规的执行。为了能让国子监教师安心教学,朱元璋采取了“礼优师儒”的政策,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给予教师比较高的待遇。国子监教师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并且有相应的官品和俸禄。在国子监中,祭酒、司业负责对其他教职人员的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道德和业务两个方面。业务方面主要是指通经的多少,根据通经的多少决定升迁与否。而对于祭酒和司业的考核,因为他们身份特殊,是朝廷大臣,主要是看他们的奏折,决定他们称职与否的权利在皇帝。
奠基于明初的国子监教师管理制度,对于整个明代国子监教师管理制度的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