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自1945年正式成立以来,对稳定国际货币体系和促进世界贸易平衡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IMF是在国际经济旧秩序结构下成立的,无法体现发展中国家现在的经济实力和地位,国际社会要求对IMF进行改革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特别是近期IMF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失败表现和面对次贷危机的无所作为,使得众多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纷纷要求对IMF进行改革,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从合作博弈的角度为IMF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并试图寻找最佳改革方案。
IMF是第一个放弃一国一票制而选择加权投票制的国际组织,从而在IMF中的权力就成了各成员国极为关注和相互争论的焦点,然而各成员国的真实权力并不完全等于他们的名义投票权,合作博弈中真实权力指数理论的发展为衡量各成员国在IMF中权力的大小创造了条件,虽然有一些研究已经开始运用合作博弈对IMF成员国的真实权力进行了研究,但分析的情况都不系统和全面。本文将在第二章运用两种真实权力指数,分别为沙普利值和班次哈夫-科莱曼权力指数,对各成员国在IMF三种决策情况下的真实权力进行量化和分析。结果表明美国的真实权力远远大于它所拥有的名义份额,特别是在85%的特别多数表决情况下,美国是唯一一个拥有绝对否决权的国家,名副其实的成为了IMF的“霸主”,而其他国家的真实权力都要小于其所拥有的名义份额。
IMF中投票权的分配主要由各成员国所缴纳的份额所决定,因此各成员国对本国的份额及占IMF总份额比重的排位都非常重视,在确定和调整份额分配时斗争往往十分激烈。虽然IMF对外公布了份额分配公式,但它只是作为份额分配的基准(称为计算的份额),而实际的份额分配往往与计算的份额有所出入。现有的绝大部分理论研究都只是对此略所涉及,但并没有对造成二者巨大差异的可能性原因进行深入探讨,本文第三章以1995年到2007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利用多元回归的计量方法对实际份额与计算份额之间的差异进行论证和分析,试图寻找IMF可能存在的隐性分配公式,虽然结果无法判断隐性公式到底是变量相同和变量不同两种情况的哪一种,但可以肯定的是IMF内部存在隐性公式。
IMF权力分配已经与实际形势发展越来越不相符,对IMF进行改革是势在必行,众多学者也为IMF改革出谋划策。然而众多研究报告和文章都没有涉及各种改革方案实施后对各成员国真实权力的影响,也没有就改革的效果对各种方案进行优劣比较。本文第四部分就对学术界讨论最热烈的两种改革方案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就其产生的效果进行量化和分析;同时又根据联合国的决策模式提出了增加绝对否决权国家的改革方案,并对这三种改革方案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进行了相互比较。虽然这三种方案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IMF现在的矛盾,但是由于公式法在变量的选择和权重的大小上都存在很大的主观性,这使得不同群体的国家都赞成对自己有利的变量和权重,反对使自己份额比例下降的公式改革,从而使公式法改革往往胎死腹中,困难重重。而基本投票权改革最容易被各国所接受、也最容易理解,因为基本投票权最能体现国家主权的平等性,将各成员国基本票比例提高到初始水平时,改革效果非常理想,各选区真实权力的差异比较适中,是IMF未来改革的主要方向。而效仿联合国增设绝对否决权国家的改革方案,是对IMF决策机制的根本改革,可以有效防止美国“一手遮天”,又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小各选区权力的两极分化,其效果和基本投票权改革相当,亦是IMF改革的一种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