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二尖瓣手术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对轻度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疗效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及临床诊断为二尖瓣疾病合并轻度功能性三尖瓣反流并接受二尖瓣手术的2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接受三尖瓣成形术分为治疗组71例(其中23例合并房颤)和对照组145例(其中57例合并房颤)。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月、3月及其后每年的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二尖瓣手术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对轻度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疗效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及临床诊断为二尖瓣疾病合并轻度功能性三尖瓣反流并接受二尖瓣手术的2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接受三尖瓣成形术分为治疗组71例(其中23例合并房颤)和对照组145例(其中57例合并房颤)。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月、3月及其后每年的超声心动图数据,评估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三尖瓣反流严重程度的进展情况。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42.4±20.1个月,整个队列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8%。治疗组三尖瓣反流严重程度进展发生率(7/71 vs 52/145;P<0.001)和总体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2/71 vs 61/145;P<0.00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房颤与三尖瓣反流严重程度进展发生率显著相关(φ值:0.268);房颤患者三尖瓣反流程度进展发生率(16/25 vs 36/120;P<0.001)高于无房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瓣膜手术同期行外科射频消融术的有效性约78%,叠加术后经皮导管消融术可提高有效性至90%以上。结论:1.二尖瓣手术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治疗未合并瓣环扩张的轻度功能性三尖瓣反流患者,虽然显著延长了手术时间,但是纳入并发症及三尖瓣反流进展情况等比较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提示三尖瓣成形术可为患者带来净良性效益,三尖瓣成形术有效限制三尖瓣反流严重程度进展的发生率,减低了患者二次行三尖瓣手术的发生率。2.房颤作为三尖瓣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三尖瓣反流严重程度进展的发生率显著相关。合并房颤患者接受三尖瓣成形术可有效限制三尖瓣反流严重程度进展的发生率。3.瓣膜手术同期行外科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有效性欠佳,外科射频消融+术后经皮导管消融的杂交手术可考虑作为提高房颤患者治疗有效性的一种方式。
其他文献
本文是关于在非遗保护和传承的背景之下山西太谷形意拳的研究。主要着眼太谷形意拳历史传承中的活态流变,以其活态流变特征和规律为基础,针对当下太谷形意拳传承现状来分析其传承策略。通过对传统武术的传承、形意拳及非遗的活态流变特征等的研究,认为从非遗的活态流变视角出发,聚焦于太谷形意拳的传承研究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太谷形意拳的传承,并为传统武术的研究提供借鉴。文章首先对非遗活态流变性的特征进行了阐释,总结传统武
逆产是指近代革命话语概念下,“叛逆者、反革命者”的财产。随着国民革命的开展,逆产清理应运而生,并成为政府恢复经济和削弱敌对势力经济力量的不二选择。近代湖北是军阀盘踞的重镇,1926年10月,北伐军克复武汉后,当局便开始了对逆产的清理。逆产清理的涉及面极广。在逆产清理过程中,由于银行业的特殊性质,许多逆产的清理都与银行扯上了关系。如:逆产者抵押在银行的不动产,是为不动产类“逆产”;逆产者在银行的存款
对网络平台的行政规制有利于推动数字经济良好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环境。但网络平台行政规制的传统模式是以威慑处罚为主的制裁威慑模式,这种“粗放型”的规制模式容易遭受执法“威慑陷阱”,造成监管乏力,亟需做出调适。企业合规治理在我国的探索发展为网络平台行政规制提供了一条理想且可行的路径,对网络平台的行政规制应当由制裁威慑转向行政合规治理。从理论与实践发展来看,网络平台行政合规治理具有多重优势,同时
研究目的:真核细胞的DNA修复通路负责修复DNA损伤,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和降低细胞癌变的风险。乙酰化是细胞内广泛存在的一种蛋白翻译后修饰,乙酰化酶(HATs)和去乙酰化酶(HDACs)的共同动态调控蛋白的乙酰化,并通过很多不同的机制来调控修复蛋白的功能。异常的乙酰化修饰会导致DNA修复蛋白功能的失调,促进癌症的发生与进展。靶向调控修复蛋白的乙酰化修饰实现抗肿瘤作用被认为是具有巨大潜力的抗肿瘤治疗新
目的:比较分析阿托西班联合孕激素与单用阿托西班治疗早产的临床疗效的不同。方法:收集2018年9月~2021年3月妊娠28~33周在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保胎治疗的63例先兆早产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单用阿托西班治疗的对照组32例,使用阿托西班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孕激素的治疗组31例,其中对照组及治疗组各有1例因诊断为重度子痫前期,治疗组还有1例因胎盘早剥而急诊剖宫产终止妊娠,故予排除。剩余对照组31人
目的:探究炎症小体NLRP6通过调控p53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自噬及免疫逃逸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慢病毒敲减HCT116 p53+/+、HCT1 16 p53-/-和SW620三种结直肠癌细胞中的NLRP6基因,建立shNLRP6稳定转染细胞;通过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验证NLRP6敲减;CCK-8法测定NLRP6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细胞免疫荧光实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它在全球有着很高的发病率。目前临床上早期患者主要依靠手术根治,对于晚期患者一般依靠放化疗等综合治疗,但每一种治疗方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机制进一步展开研究,为诊断结直肠癌提供新的分子标志物,也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及理论依据。天冬氨酸-β-羟化酶(ASPH)是α-酮戊二酸依赖的双加氧酶家族中的一种二型跨膜蛋白,其已被证实在多种
杂散电流会造成电气化交通系统附近金属结构腐蚀,该现象在普遍采用直流牵引供电的城市轨道交通中尤为突出。该文分别对城市轨道交通新建线路和运营阶段的现有线路的杂散电流治理和防护措施进行讨论。对设计阶段的新建线路而言,可采用包括优化牵引变电所位置、减小轨道纵向电阻、在道床中安装杂散电流收集系统等措施。对处于运营阶段的现有线路而言,除了采取在走行轨上并联线缆或走行轨间焊接均流线等以增大回流路径截面积措施外,
目的:本研究探讨OVOL2蛋白及其下游相关因子MAP3K8及CXCL16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的功能和临床实践意义。方法:我们用RNA转录组测序(RNA-Seq)对过表达OVOL2的HCT116细胞系和沉默OVOL2的SW480细胞系进行测序,测定差异性表达基因(DEGs)。应用交叉染色质免疫沉淀测序法(ChiP-Seq)测定相关峰(Peaks),验证相关因子的
八仙传说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八仙传说种类繁多、情节动人曲折,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和民俗等价值。有关八仙的传说是如此丰富,以至于几乎全国大部分省份和地区都存在关于八仙的传说、戏曲、民俗甚至景观建筑等等,但目前只有山东蓬莱的八仙传说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本文拟在田野调查和搜集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对蓬莱八仙传说的传承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传承保护的建议。本文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