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干预对女性尿失禁患者临床疗效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66896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非手术治疗(盆底肌锻炼和药物治疗)与非手术治疗联合认知干预对女性尿失禁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认知干预对女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实验性研究设计,将50例女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名,两组均给予非手术治疗(盆底肌锻炼和药物治疗),试验组另外给予认知干预。认知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健康教育,患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评估,帮助患者建立相应的积极干预策略,以及电话随访等。分别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收集测量指标数据。测量指标包括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评分和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I-QOL)评分。将有效的全部数据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组间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组间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共有39例患者参与完成本研究,其中干预组19例,对照组20例。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尿失禁问卷简表评分都有显著性降低(p<0.05),生活质量的逃避和限制性行为维度得分和生活质量总分都有显著性提高(p<0.05),试验组的生活质量的心理社会影响维度得分和自我困扰维度得分也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的心理社会影响维度得分和自我困扰维度得分未获显著性改善。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组间相比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的尿失禁问卷简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的逃避和限制性行为维度得分、心理社会影响得分、自我困扰维度得分和生活质量总分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与非手术治疗(盆底肌锻炼和药物治疗)相比,非手术治疗联合认知干预更能显著地改善患者的尿失禁程度和生活质量。认知干预能够显著增强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盆底肌肉锻炼和药物治疗的)的临床效果。非手术治疗联合认知干预是治疗女性尿失禁的有效治疗方式。
其他文献
背景:Tambe等在1972年首次提出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 coronary slow flow phenomenon,CSFP),它是指在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没有发现冠状动脉存在显著狭窄(狭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