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表面活性剂(Tween系列、Brij97、AEO20、硬脂酸蔗糖酯、卵磷脂)及其混合体系在水溶液中的表面活性、混合胶束中两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相互作用及热力学参数的变化等。并进一步对聚氧乙烯油基醚(Brij97及AEO20)、硬脂酸蔗糖酯、卵磷脂及其混合体系的乳化和增溶能力进行了初步的探究。研究结果将为这些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数据支持。论文工作如下:(1)通过平衡表面张力的测定,研究了聚氧乙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Tween系列)与聚氧乙烯(10)油基醚(Brij97)混合胶束形成的相互作用参数βm、分子交换能εm及热力学参数(ΔGom、ΔHom、ΔSom),并探讨了Tween系列分子结构、混合体系的组成及温度的影响。研究表明:(ⅰ)Tween疏水碳链的增大对CMC及γCMC的影响随混合体系中摩尔比的不同而不同,对混合胶束中两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都有较大的影响;在α1= 0.17时均表现出协同效应,且随着Tween碳链的增大,混合胶束中Tween的摩尔分数X1m增大,协同效应增强。但在α1= 0.5和0.83时,则表现出排斥效应。其中碳链中双键的存在降低了两分子间的吸引力,从而Tween60 / Brij97体系中的相互作用最大,βm为-7.72。(ⅱ)四个混合体系中,在α1< 0.5时,表面活性受摩尔分数影响不大,但在α1> 0.5时,影响较大;且Tween80 / Brij97混合体系受摩尔分数的影响最大。摩尔分数α1对四个体系有不同的影响,其中影响程度较大的是Tween60 / Brij97体系,混合胶束中两活性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在α1≤0.33时,βm< 0,表现出协同效应,负值最大为-7.72;在α1﹥0.33时,未表现出协同效应。在Tween80 / Brij97体系中α1≤0.67时均表现出协同效应,βm< 0,且随着α1的增大而增强,负值最大为-5.97。Tween40、60、80及其混合体系的表面张力曲线中均出现了双拐点现象。(ⅲ)温度对各混合体系的表面张力对浓度(γ-C)曲线影响较大,其中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是Tween60 / Brij97及Tween80 / Brij97混合体系。三个混合体系的表面活性均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强,CMC、γCMC、ΔGom减小,而ΔHom、ΔSom增大(Tween60相反);Tween80体系的ΔGom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相互作用在不同体系的不同摩尔比中随温度的变化不同。值得注意的是在Tween及α1﹥0.5的γ-C曲线中出现的双折点现象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消失。(2)表面张力法研究了聚氧乙烯(10)油基醚(Brij97)/硬脂酸蔗糖酯、聚氧乙烯(20)油基醚(AEO20)/硬脂酸蔗糖酯及Brij97 /卵磷脂混合体系的表面活性、胶束形成的热力学性质(ΔGom、ΔHom、ΔSom)及胶束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并探讨了温度对各混合体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四个混合体系均为非理想混合。对比分析得如下结果:(ⅰ)与AEO20相比,Brij97能显著提高硬脂酸蔗糖酯的表面活性。Brij97 /硬脂酸蔗糖酯混合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CMC、γCMC及表面吸附能力均随Brij97的摩尔分数α1的增大而减小。两混合体系中ΔGom均随α1的增大而降低;两混合体系混合胶束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在AEO20/硬脂酸蔗糖酯的混合体系中,α1≥0.74时表现出协同效应,且随α1增大略微增大;0.11≤α1≤0.5时,则表现出排斥效应。在Brij97 /硬脂酸蔗糖酯体系在整个摩尔分数均表现出排斥效应,其大小无法用Rubingh理论计算获得。(ⅱ)硬脂酸蔗糖酯、卵磷脂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了Brij97的表面活性及形成胶束的能力。其中卵磷脂的影响更加明显,随卵磷脂摩尔分数α1的增大,CMC及ΔGom均大幅度增大。硬脂酸蔗糖酯和Brij97均能提高卵磷脂的表面活性,且Brij97对卵磷脂的CMC及γCMC影响较大,混合体系的ΔGom明显减小,胶束形成的自发性增强。(ⅲ)在25oC45oC范围内,温度升高,各混合体系的CMC、γCMC及ΔGom均降低,促进了各混合体系胶束的形成。随温度升高,不同混合体系的ΔHom、ΔSom的变化不同。仅Brij97 /硬脂酸蔗糖酯混合体系在298 K时表现出协同效应。(3)所研究的表面活性剂均对十四酸异丙酯(IPM)表现出了一定的乳化能力,其中Tween80的最强,其次为硬脂酸蔗糖酯。温度对乳化能力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乳化力增强。Brij97、AEO20、硬脂酸蔗糖酯、卵磷脂及其混合体系对姜黄素的增溶能力的研究表明,AEO20对姜黄素的增溶能力最强,其次是卵磷脂;混合体系中效果最好的是Brij97 /卵磷脂体系,其次为AEO20/硬脂酸蔗糖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