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语言意识从教材、学习伙伴的语言输入以及教师自身的课堂话语三个方面对学习者的语言输入进行过滤,以优化他们的语言输入。教师的课堂话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教师的基本素养。教师自身的语言知识以及对语言知识的运用都能够通过课堂体现出来。本文主要通过研究教师的课堂话语来调查当前初中英语教师的语言意识水平,对影响教师语言意识的相关因素进行探究,并尝试对教师语言意识、教师话语和教学效果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初步探索。本研究选取上海一所中学的3名英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的研究工具包括课堂观察、访谈、课堂记录和问卷调查。本研究发现初中英语教师对课堂语言的选择和目标语言的输入量存在一定的意识。但是,他们的课堂安排依旧以课文解释为主,教师的话语量仍在很大程度上超过学生的话语量,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时间不够。教师对学生具体的学习难点以及学习英语的兴趣点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此同时,教师的文化意识也比较薄弱。对比3名教师的语言意识的结果显示,年轻教师的语言意识比老教师强。此外,相关数据显示教师语言意识与学生的学习成果之间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但是,教师拥有较高的语言意识对教师话语的质量确实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正如研究结果显示的那样,教师语言意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教师更多的关注与职业培训而提高的。本研究从实践与理论两个方面对教育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在教学中,本文鼓励教师在目标语与母语的使用之间找到平衡,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注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效设计课堂活动,并在课后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反思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在教师教育中,本文希望师范教育、教师职前以及在职教育都能够将教师语言意识纳入培训内容。与此同时,有关部门能严格把控外籍教师的招聘与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