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C型骨折手法复位后石膏与夹板外固定的疗效比较研究

来源 :福建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jick85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对比两种外固定方法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桡骨远端C型骨折病例60例,按随机数字分组,随机分为小夹板组(A组)和石膏组(B组):小夹板固定组按传统复位手法进行复位,使腕关节保持轻度掌屈、尺偏位,辅以小夹板固定治疗;石膏固定组按传统复位手法进行复位,使腕关节保持轻度掌屈、尺偏位,并辅以石膏托固定治疗。复位前及复位后、外固定治疗后第2周、6周、3个月、6个月分别拍摄腕关节正侧位片,测量两组病例的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短缩情况,并根据复查X线片情况及固定情况适当调整夹板、石膏松紧度及骨折位置,同时指导患者积极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后拆除夹板、石膏,并采用Cooney腕关节评分系统评估腕关节功能,最后评定治疗效果,其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均都有6个月以上的随访,发现骨折再移位15例(A组7例,B组8例);桡骨短缩23例(A组13例,B组10例);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A组(5.85+1.24)周,B组(6.21+1.57)周;根据腕关节评分及结合最后的X线综合评定疗效结果:A组:优8例,良18例,差4例,优良率为86.7%;B组:优6例,良19例,差5例,优良率为83.3%。结论:小夹板组和石膏外固定组均能良好恢复桡骨远端C型骨折后腕关节功能,小夹板组和石膏组在轴线稳定性方面均不足,均存在高度丢失的表现,小夹板组高度丢失率更高;6周-3个月期间,小夹板组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于石膏固定组。
其他文献
<正>2018年以来,德阳市围绕加快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的中心任务,启动实施"铸魂提能、联动扩面、精准滴灌"干部教育培训5年行动计划,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着力锻造高素质专
目的观察“药氧针”综合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以期为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一种疗效确切、操作规范、无毒副作用的新疗法。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
对封头用低碳当量Q345R钢进行了合理的成分、轧制工艺及热处理工艺设计。通过试验模拟恢复性能正火热处理后的不同冷却工艺,对比分析其组织和性能,确定了合理的性能恢复热处
目的:通过研究“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血清MTL、SS、β-EP、L-ENK水平的变化,探讨MTL、SS、β-EP、L-ENK等脑肠肽与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甘肃省中
藏医对疾病的分类非常丰富,具有其独特的分类特点。因此,种类有4400.1616.1200.404多种分法。有细分和概分之特点,从15个科、8支、3因、最终概括到寒热两种。分类分法也有不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的针刺深度和留针时间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CTX)所致骨髓抑制模型小鼠血清中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刺“骶三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骶三针”改善腰椎神经压迫症状,增加脊柱稳定性,恢复再平衡的具体疗效。并与常规针刺组进行疗效的比较,为
目的:了解不同成绩学生作弊心理与动机,为探讨作弊的对策提供依据。结果:不同成绩的学生作弊行为心理有一定差异性。结论:教学管理部门对此应加强研究策,以防学生作弊败坏考风,影响
面对全球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涤荡,发展中国家逐渐丧失"精神家园",产生了民族自卑感。在中国,伴随着改革开放使取得的举世瞩目,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
介绍了三维设计软件SolidWorks及其二次开发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举例说明了利用VisualC++6.0作为开发工具,结合软件本身提供的API接口工具,对SolidWorks进行二次开发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