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一类恶性程度较高的乳腺癌亚型,在治疗后早期易出现复发转移。新辅助化疗是TNBC系统治疗中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研究表明,在新辅助化疗后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 CR)的患者预后可获得改善,然而临床实践中,多数TNBC患者新辅助化疗后没有获得p CR,这类患者的预后依然较差。远处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重要因素,而TNBC相较于其他亚型乳腺癌远处转移率更高。本研究旨在分析接受新辅助化疗的TNBC患者的病理缓解及预后情况,探讨未获得p CR患者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以期为此类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9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均接受了新辅助化疗并于我院完成手术治疗。通过新辅助化疗期间的影像学检查及术后病理诊断报告评估疗效。p CR定义为乳腺原发灶和腋窝淋巴结均无浸润性肿瘤细胞残留。通过复诊病历及电话方式进行随访,记录患者术后的复发转移事件及各事件发生的时间,使用χ2检验分析新辅助化疗后p CR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使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比较p CR患者和非p CR患者的预后情况,无远处转移生存(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DMFS)定义为手术至患者首次出现远处转移的时间,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未达p CR患者DMFS的影响因素。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纳入本研究的129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94.6%,p CR率为27.1%(35/129)。初始肿瘤T分期和Ki67表达水平是与p CR有关的临床病理因素(P<0.05),初始T1/T2肿瘤、Ki67高表达(>30%)患者新辅助化疗后更易获得p CR。2.129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52个月,p CR患者与非p CR患者5年DMFS分别为94.3%和59.4%,5年OS分别为96.3%和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绝经前、初始肿瘤>T2期、Ki67高表达(>30%)、乳房残留灶>2cm、病理淋巴结阳性、脉管浸润是与新辅助化疗后未达p CR患者远处转移有关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病理淋巴结阳性和脉管浸润是未达p CR患者发生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病理淋巴结阳性(HR:3.179;95%CI:1.695-5.962;P=0.001)和(或)存在脉管浸润(HR:2.231;95%CI:1.370-3.633;P=0.021)的患者相较于术后病理淋巴结阴性及脉管浸润阴性患者,更易发生远处转移。结论新辅助化疗后未达p CR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相较于获得p CR的患者更易出现远处转移。在未达p CR的患者中,术后病理淋巴结阳性和脉管浸润可作为预测远处转移的重要危险因素,为指导该类患者的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