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下银行业监管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以美英欧改革为中心视角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q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银行业的不当操作引起的金融危机席卷了全球,各国及国际社会在努力寻求经济复苏的同时也在加强对银行业在本次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监管漏洞进行改革,这些改革措施不仅包括改革银行监管机构的设立与职权,也包括了对银行业监管规则的修改、理念的转变,可以说从微观到宏观方面均有变化。   本文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进行写作,力求在分析金融危机的产生及原因中寻找银行业监管的缺陷、在比较研究美英欧等对全球银行业、金融业有重大影响的发达国家和国际银行业专门组织,如巴塞尔委员会等的银行业监管改革的措施中发现其重大的改革方面,并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银行业监管现状提出对我国在银行业监管改革值得借鉴或应向国际规则靠拢的几个方面。   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金融危机概述,描述了金融危机发生的前因后果,分析了银行业在其中所起作用与所遭受的重大损失。第二部分分析了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银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包括法律规制环境的宽松、监管机构设置存在的缺陷、金融消费者保护不足、资本充足率监管失效、存款保险制度未能有效补充官方监管等。第三部分则对英美欧等国和国际社会针对银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所做出的监管改革进行了综述与评析,这些改革措施包括对监管机构的改革、加强消费者保护机制的建立、对《巴塞尔协议Ⅱ》进行修改和出台《巴塞尔协议Ⅲ》、改革存款保险制度、加强国际合作等。第四部分则论述了我国在这场银行业监管改革中应获得的启示。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媒体自身活力的增强、审判公开原则的逐步落实以及司法腐败的蔓延加重,媒体逐渐成为一支重要的监督力量,在维持司法公正、揭露司法腐败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  媒
为了应对技术发展对著作权保护的冲击,法律认可了采取技术措施的合法性,并禁止规避、破坏,以及为规避、破坏提供辅助工具的行为。在这一现实背景下,本文立足于我国著作权技术
学位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证人不愿意出庭作、证人拒证等现象普遍存在,有调查显示我国证人出庭率达不到10%,严重影响了我国审判方式的改革。证人害怕受到威胁或人身报复是一个重要原因
民主、法治、服务是现代政府的行政理念,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实现从以权力管制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为主是目前政府工作的重点,因此以弱强制性为特点的行政行为方式越来越受政府部门青睐。行政示范行为就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行政行为方式,它不以强制性为特征,而是由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互动完成的一种行政行为。由于是在探索阶段,行政示范行为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又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本文就将从行政法学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