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报告总结了作者在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流动站期间的研究工作。在此期间,作者主要从事枝角类和轮虫的生态学及培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包括:第一部分 淡水枝角类批量培养的基础研究。完成了适宜批量培养的种类的筛选及主要生态学因子的研究工作。采用编制生命表和种群培养的方法,研究得到,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和直额裸腹溞(Moina rectirostris)内禀增长率高,生殖力大,是批量培养的优选对象;这两种溞摄食面包酵母的适宜密度是2.5×10°cell/ml;多刺裸腹溞的适宜培养温度是28℃。第二部分 轮虫批量培养增产措施及操作规程的研究。作者在以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对轮虫批量培养的种类筛选、饵料评价、生态学因子研究及保种技术探讨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改善面包酵母培养轮虫效果的措施,同时试验了批量培养的操作规程。结果表明,在面包酵母液中加入适量的光合细菌(1~10%)和维生素C(0.1mg/ml),可明显促进轮虫的种群增长。在30升的有机玻璃培养桶中,用面包酵母作为饵料,采用逐渐扩大培养体积的方法,批量培养萼花臂尾轮虫,收获密度可达400~530ind/ml,培养过程中的密度可维持在200~300ind/ml。第三部分 长江口轮虫和枝角类群落的初步研究。长江口是我国最大河流的入海口。作者首次对该水域轮虫和枝角类群落结构、分布特点、多样性测度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第四部分 译著一部。在进行研究工作的同时,翻译整理了《轮虫大量培养的生态——生物学基础》一书。该书共分6个章节,较系统地写入了国外对淡水轮虫批量培养的生态学和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五部分 整理以往的工作成果。对以往的工作共整理发表了论文8篇,已通过审稿待发表的论文5篇,正在审稿中的论文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