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合作学习备受青睐。合作学习作为我国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但历年来的实践表明,合作学习普遍存在两个方面问题:(1)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在教学中,许多老师片面追求课堂合作的形式,将合作学习变成简单的分组讨论,没有对合作学习的目的、任务做精心的设计,为了讨论而讨论,未取得应有的实效。(2)学生参与度不够,机会不均等,学生有搭便车的现象。合作学习成员明确分工,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任务,因此对学生的自控能力、自学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等方面都有一定要求。学生在合作时,往往是成绩好的学生做得好、最积极,合作学习演变成成绩好的学生的表演。互助学习也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法,是一种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本文所指的互助学习是指在一定学习任务驱使下,成绩好的学生采取各种方式(如:讲解,演示,一起阅读等),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学习较差的同学能获得认知的需要,成绩好的同学能实现知识的重现与建构,达到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一种小规模的合作学习。本研究尝试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探索互助学习的实践。采用等差数列的方式分成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第一名组成3人的第一个小组,每个层次的第二名组成3人的第二小组,按这种分组方式把全班的同学分成若干个3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小组内结成对子,一对一进行互助学习。研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对互助学习的实践效果进行评价。定量表征以学生成绩的变化为依据;定量分析以调查问卷和访谈为工具,表征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变化。实践表明:互助学习实施对学生的成绩起了促进作用,实验班每个学生的化学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意愿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得到很大提高,学生愿意采用互助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学习态度更积极向上,综合素质也有了提高。互助学习过程中,学生一对一进行辅导,教的同学有成就感,学的同学有满足感。学生之间可以发表意见和提问不懂的问题,彼此倾听他人的意见,学生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找到自己的价值。因此互助学习在日常的学习中值得借鉴和推广。论文分为六部分。第一章绪言,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研究内容和文献综述。第二章互助学习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对互助学习进行概念界定;互助学习的理论依据包括建构主义理论、需求层次理论、学习动机理论。第三章研究实施,包括互助学习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实施策略。第四章实践结果分析,包括成绩分析、调查问卷分析、访谈分析。第五章结论,包括成绩分析结论、调查问卷分析结论、访谈分析结论。第六章研究的不足和展望,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以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