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加快,立法、司法、执法各个环节都朝着更加理性的方向发展。鉴于立法资源的有限性,立法的成本问题现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使稀缺的立法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使立法在低成本的情况下还能获得较高的效益成了学术界讨论的问题。
本文就是要立足中国当前立法实践来研究立法成本的问题,文中会对相关概念如立法效率、立法效益等进行解析,以求更好的阐释立法成本的内涵。文章要通过理性的分析找出立法成本与立法效益的平衡点,使二者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从而实现立法低成本、高效益的目的。本文的研究以理论研究为切入,从立法成本、效率、效益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入手。其后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当然研究的对象为中国当前的立法实践。立足于我国立法的现实情况,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最后找出解决的方法。
文中指出我国立法成本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资源配置不当,主要是中央与地方间立法资源配置不协调;权限不明冲突严重,主要是全国人大与常委会、国务院之间立法权限的分配问题;立法时滞性强。文章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剖析。不仅仅从总体上进行了把握,也从细微之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力求对此问题有完整、清晰的认识。并针对这些问题逐一的进行了解决,提出了优化立法资源配置、引入成本一效益评估机制、进行有效的法律移植、提高立法程序效率等优化方案。希望通过新方法的植入、已有方法的完善来达到降低立法成本的目的。
在当前社会对于法律需求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对于立法成本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而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将成果运用到立法实践中去,更好的指导立法工作,使我国的立法工作朝着更理性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