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多年,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竞争水平在金融市场不断加剧,作为农村金融市场主力军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如何发展与改革以适应新的环境实现支持“三农”的问题再一次受到了关注。在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其发展历程是较为曲折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以支持“三农”发展为经营目标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由于自身存在的管理体制、经营理念、资产质量以及人员水平等问题,并没有完全发挥其作用,远远达不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满足农村金融市场资金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及加快农民增收等方面,还有待提高。为了有效促进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2000年国家在江苏省实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试点,并于2001年成立了3家县级农村商业银行。2003年以后,在前期改革试点良好效果的基础上,全国范围内的农金系统深化改革试点工作逐步展开。这次改革试点,主要是要求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在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方面进行重大改革,努力构建适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下放省级政府管理,成立省联社,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成立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2011年以后,中国银监会宣布,全国农村信用合作社要在五年内完成信用社股份制改革,不再组建农村合作银行,现有农村合作银行要求全部改组为农村商业银行。至此,组建股份制的农商银行成为了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主要方向。本文重点是选择阜阳颍东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案例进行分析。首先,在合作金融和产权制度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的历程进行简单介绍,然后,选择具体案例——颍东农信社股份制改革的背景、必要性、可行性以及股份制改革后的成效进行评价,探究颍东农村商业银行改革模式是否适应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是否达到了支持“三农”的理想目标,是否实现了自身的进步,并对颍东农商银行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具体的对策与建议,以供参考。最后,在前文所述的基础上,作出思考与总结,主要有三点:第一,制约我国农信社发展的主因是产权不清;第二,我国农信社未来发展的主体方向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三,政府应该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以促进农信社迈向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