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扬子中生代岩浆岩岩石成因-以繁昌火山岩盆地为例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zzz12345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扬子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的成因和深部过程目前还存有很大争议。论文工作选择下扬子地区火山岩补充开展高精度定年工作,以期建立本地区晚中生代岩浆活动的年代学格架;选择研究程度较为薄弱的繁昌盆地火山岩,开展岩石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分析测试工作,以探讨岩石成因。在此基础上,通过下扬子地区晚中生代岩浆岩的详细地球化学特征对比,深入了解深部过程,尝试成岩作用和深部过程的统一成因模式。   繁昌盆地中分村组下段、中分村组上段和蝌蚪山组火山岩的锆石LA-ICPMS定年结果分别为:131.2±1.1 Ma、129.1±1.3 Ma和130.7±1.1 Ma;宁芜盆地娘娘山组火山岩的锆石LA-ICPMS定年结果分别为:130.6±1.1 Ma。结合目前高精度年代学数据表明,下扬子晚中生代火山岩的喷发时间很集中一致,均在约130 Ma。下扬子沿江地区晚中生代岩浆活动可以分为三期:早期:152~132 Ma,以高钾钙碱性侵入岩为主,包括埃达克质岩岩石,主要发育在鄂东北、铜陵和庐枞地区;中期:132~128 Ma,以橄榄安粗岩系火山岩、双峰式火山岩以及次火山岩为主,发育在金牛、庐枞、繁昌、宁芜、溧水等火山盆地内;晚期:126~122 Ma,以A型花岗岩和富钠碱钙性中基性侵入岩为主。   繁昌盆地中分村组以英安岩和流纹岩为主,赤砂组以粗面岩为主,和蝌蚪山组玄武岩之间有SiO2含量的间断,指示该盆地火山岩具有双峰式的特征。火山岩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亏损高场强元素的特征,其Sr、Nd初始同位素组成相对均一,中分村组样品的87Sr/86Sr(t)为0.7060—0.7074,εNd(t)为-7.91—-8.11,赤砂组样品的87Sr/86Sr(t)为0.7073,εNd(t)为-6.62—-6.71。地球化学综合分析表明,繁昌盆地中分村组中性火山岩为来自岩石圈地幔的玄武质熔体底侵形成的新生下地壳的再次部分熔融,其酸性火山岩为中性岩浆经历辉石、角闪石、斜长石和磷灰石的结晶分异形成;而赤砂组火山岩主要为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玄武岩浆的结晶分异形成,并混染了微弱的地壳物质。   本地区燕山晚期的深部作用经历了底侵、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下地壳榴辉岩相变、岩石圈下部重力失稳、岩石圈地幔+软流圈地幔+中下地壳部分熔融、岩浆混合以及俯冲物质的交代等过程,该过程可以较合理地解释本地区岩浆岩的时空分布及成。
其他文献
西秦岭是甘肃省的重要铅锌矿床产出区域,地质研究工作程度高,找矿成果丰硕,地质勘查工作程度较高。但就目前探明的优势矿种、矿产地数量与西秦岭地区的成矿地质背景不相称,在该区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矿产资源的日趋紧缺,我国矿产资源也面临国民经济快速的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我国许多煤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很多煤矿面临“有矿无煤”、煤的地质储
传统的直流电阻率有限元数值模拟存在以下几个缺点。首先,模型剖分大都由带有先验信息的人工剖分实现,也即模拟的精度几乎由人为经验所决定。其次,通用的单元类型一般为结构
华北型煤田大多数为“水煤共存”型煤田。煤炭开采势必对共存的含水层产生影响,甚至造成破坏。我国北方存在着多个可溶性岩系和多期岩溶作用。其中,寒武-奥陶系可溶性岩系分布
复杂零件精密加工通常涉及一系列的工序。由于工件定位误差、变形误差、机床几何误差及其他误差因素的存在,可能导致每道工序余量分布不均匀,甚至出现超差。由此可见,余量分布对保证加工精度至关重要,而工件位姿对余量分布及工件精确定位影响显著。在机械加工中,由于多次装夹等原因,工件姿态容易发生变化,导致工件定位不准确,从而也极易引起余量分布不均匀,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方法以实时确保在加工过程中工件位姿的准确性。
摘 要: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我们在改革先行区中发现“选课走班”“分层教学”克服了传统班级授课模式所导致的只能“齐步走”“顾此失彼”的弊端,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明显增强,然而这种“福利”往往只是落在其他学科上,语文学科想要获得着实有些艰难。原因不外乎是:语文是基础性学科,学生考试分数差距不大,考试的难易程度长期稳定,加之学校资源有限,“走班分层”意义不大。显然,这是一种对语文的误解和偏见。
随着列车向高速和轻量方向发展,旅客对列车乘车环境要求越来越高,降低列车车内噪声成为急切解决的问题。降低车内噪声的前提条件是辨识车内噪声源,了解高速列车车内噪声频谱
学位
随着我国山区高等级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大量桥基高陡边坡工程。高边坡稳定性问题已成为威胁施工安全,制约工程进度,影响公路运营安全的关键技术问题,高边坡失稳破坏常
期刊
多学科系统的学科之间存在耦合关系。传统的设计方法是采用递进的设计模式,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科间的耦合效应的影响。对于昂贵、复杂的高耦合大型多学科系统,高质量、稳定的性能是设计的重点之一。传统方法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借鉴并行协同设计学及集成制造技术的思想,出现了针对大型、复杂系统的多学科设计优化(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MDO)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