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多数学者针对鸟类繁殖这一热点问题已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在社会性单配制鸟类中,育雏阶段两性亲本育雏投入的多少究竟由什么因素来决定迄今仍未得到明确阐释。多数研究使用两性亲本的体征作为衡量指标来研究亲本身体质量与育雏投入的关系,发现针对不同研究物种得到的结果差异很大。因此,我们推测体征也许并不是衡量亲本育雏投入的身体质量标准,应考虑其他的衡量指标。对于羽色亮丽的鸟类,羽色通常具有丰富的生态学功能,是个体重要的外在生物学特征。以往对鸟类羽色的研究多集中于配偶选择方向,而近年来的部分研究发现鸟类羽色可作为重要指标影响其自身甚至配偶的育雏投入,但该结论是否具有普适性以及究竟如何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杂色山雀(Sittiparus varius)两胁部具有鲜亮的橙色羽毛,前期研究发现其两胁部羽色与配偶选择有关,羽色越暗、越深的雄性个体更受雌性青睐,且其繁殖巢的繁殖成效也越高。因此羽色是否可作为衡量杂色山雀身体质量的指标,并进一步影响育雏投入值得进一步探讨。对于社会性单配制鸟类,在亲代抚育过程中双亲虽表面上是合作关系,但实际上却充满了冲突。因为彼此都希望配偶能承担更多的抚育工作,一旦亲本一方的投入减少或消失时,另一方会表现出怎样的应对策略以及身体质量对该策略是否有影响仍需进一步予以关注。本研究以杂色山雀为研究对象,于2020-2021年在辽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使用视频录制和单亲移除等实验方法,对鸟类羽色同育雏投入和繁殖补偿行为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共收集18巢羽色和双亲育雏视频数据。提取羽色中的色调、色度、亮度参数同亲本的递食率、递食量、递食食物中的幼虫占比、单只雏鸟获食率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雄性羽色色调与其育雏投入中的单只雏鸟获食率(n=18,β=0.426,p=0.038)呈正相关关系,与递食食物中幼虫占比(n=18,β=-0.527,p=0.021)呈负相关关系;色度与递食率(n=18,β=0.610,p=0.013)、总递食量(n=18,β=0.565,p=0.035)、单只雏鸟获食率(n=18,β=0.664,p=0.007)呈正相关关系;亮度与递食率(n=18,β=621,p=0.042)呈正相关关系。雄性的羽色亮度与其配偶育雏投入中的递食率(n=18,β=0.820,p=0.041)、总递食量(n=18,β=0.876,p=0.040)、单只雏鸟获食率(n=18,β=0.836,p=0.032)具有正相关关系。雌性羽色与自身及配偶育雏投入均无相关性。即雄性羽色可以预测自身及配偶的育雏投入,两胁部羽色更偏黄、更鲜艳明亮的雄性自身育雏投入更高,雌性亲本的育雏投入会受到配偶羽色的影响,且配偶羽色越明亮,雌性的投入也越高;但雌性羽色并不能预测自身及配偶育雏投入。2.共收集28巢单亲移除处理的单亲育雏数据,其中雄性单亲育雏16巢,雌性单亲育雏12巢。配对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当雌性移除后,雄性亲本的递食率(t=0.872,df=15,p<0.001)、单只雏鸟获食率(t=0.145,df=15,p<0.001)、递食量(t=3.124,df=15,p<0.001)均极显著高于配偶移除前,但食物中幼虫占比却显著降低了(χ~2=31.254,df=15,p=0.019);而与雌性移除前的双亲总递食率(t=0.528,df=15,p=0.221)、单只雏鸟获食率(t=0.169,df=15,p=0.295)、递食量(t=2.911,df=15,p=0.741)相比差异不显著,但递食食物中的幼虫占比(χ~2=15.195,df=15,p=0.035)显著下降了。这说明当雌性消失后,雄性亲本可以完全补偿配偶缺失所带来的递食率和递食食物总量的降低,但却无法完全补偿食物质量的降低。而当雄性移除后,雌性的递食量出现了显著上升(t=4.404,df=8,p=0.023),但递食率(t=0.950,df=8,p=0.263)、单只雏鸟获食率(t=0.176,df=8,p=0.493)与配偶移除前相比差异不显著,食物中幼虫占比(χ~2=17.128,df=8,p=0.037)同样出现了下降;而与雄性移除前的双亲总递食量(t=5.411,df=8,p=0.228)相比未出现显著下降,但总递食率(t=1.450,df=8,p=0.043)、单只雏鸟获食率(t=0.240,df=8,p=0.041)、食物中幼虫占比(χ~2=9.641,df=8,p=0.005)均出现显著降低。这说明雌性亲本在雄性缺失时,仅能从食物总量上补偿雄性配偶缺失带来的影响,却无法在递食率及食物质量上进行补偿。3.共收集16巢单亲羽色与繁殖补偿数据,其中7巢为雄性,9巢为雌性。经Spearman相关性检验后发现,无论雌雄,其羽色与自身及配偶的繁殖补偿均不相关。综上,在羽色较鲜艳的杂色山雀中,雄性两胁部羽色可以作为衡量其身体质量的指标,且羽色可影响其自身及配偶的育雏投入,但雌性两胁部羽色不具有影响作用。当单亲缺失时,杂色山雀具有繁殖补偿行为。但两性亲本的补偿策略不同,雄性亲本除了不能在食物质量上完全补偿配偶缺失带来的影响外,在递食率、单只雏鸟获食率、递食量上均可以做到完全补偿;但雌性亲本却仅能在递食量上完全补偿配偶缺失带来的影响。此外,羽色与繁殖补偿策略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