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ER的高中历史翻转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tig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自2003年颁行12年来,高中历史课程的深度改革仍处于不断探索之中。传统的历史课堂因其信息的封闭、唯应试导向,制约着历史教改的深入;新兴的场馆教学等模式依然未能充分体现历史课程所应有的社会性和历史性。目前,全球“互联网+教育”已进入数字化、智慧化的历史变革时期,开放教育资源(OER)的不断发展为基础教育带来了挑战与机遇的同时,也为高中历史课程的深入改革提供了新的研究视域。因此,结合信息技术支撑的翻转课堂进行研究是对教育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回应,立足基础教育历史学科视角,有其积极的时代意义。置于未来数字化学习的大背景,本研究首先评析了传统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范式,详细分析了开放教育资源支持下的高中历史翻转课堂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通过课程整合视角阐释了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与内涵,由此阐明了本研究立论的基础;进一步尝试系统性地构建适用于高中历史的翻转课堂的模式框架。再次,结合混合学习理论与活动学习理论,创新性地针对历史学科特点,从内容策展、情境创设、多元评价三方面整合课前、课中、课后活动设计,进而提出了一整套适用于高中历史翻转课堂的实施策略。最后,开展持续六周的准实验研究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检验,剖析并反思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论表明,OER支持高中历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有效的。相对于传统模式,翻转课堂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活动中的合作程度,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养成。通过课堂的翻转,将教师作为“平等者中的首席”,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开放教育资源为载体,一方面让高中历史课程聚焦于“学史、鉴史、用史”的本质,实现历史课程教育功能的回归,从而促进学生唯物史观和历史人文精神的养成;另一方面,也为探索开放教育资源支持下高中历史课程深化改革的途径提供有益的参考。
其他文献
服饰图案是把经过艺术概括和加工的图形,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并通过相应的工艺手段与服装结合,凭借图案的造型与色彩,情与景、意与境交融在一起,使服装鲜明生动,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中国画中的“布局”又称“置势布势”,它是中国画的形式和内容融为合一的意象形态。中国画的“画面布白”处理,又称“计白当黑”,既是画面构成的重要形式,也是构成画面审美的重要
目的研究cook球囊与缩宫素用于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在我院接受引产的产妇纳入研究,根据引产方法不同分为接受Cook球囊引产的观察组和缩宫素引产的对照组,
中国元素直义上可理解为传统的吉祥图案、龙凤纹样、中国红、象形文字、书法、太极……但这只是从其“形”与“色”的外在表现上认识,而从其内在表现上则应理解为中国画的气韵
BIM(Build Im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是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是信息化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使建筑行业正在经历着一次信息化的革命。主要
目的探究分析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1年4月期间收治的82例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临床诊断依照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和细胞学检查报告为
不同的地域和生态造就了多元的外部自然世界,为以风景写生的视觉表达艺术形式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空间。对不同景观的选择与写生表达,无疑是画家的个人主观因素使然,因为这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