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5个苜蓿品种抗、感组F1代对褐斑病的苗期接种方法,同时对60份抗、感褐斑病苜蓿材料进行了鉴定和筛选,还研究了接种后苜蓿叶片中3种酶活性的变化,及其与苜蓿抗病性的关系,以初步探讨苜蓿抗褐斑病的生理生化机制。所得结果概括如下:I接种方法研究病株覆盖接种和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为较理想的接种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快速的鉴定出品种及单株的抗病性。II 60份抗、感褐斑病苜蓿材料的鉴定和筛选同一个品种的不同抗性材料表现出显著甚至极显著的差异,说明前期的筛选工作是成功的,而且证明了苜蓿单株的抗病性通过这种筛选,单独收种的方法,可以得到很好的保留,也说明苜蓿的抗病性是可以遗传的。分析苜蓿生物性状与病情指数的相关性,只有叶宽与病情指数呈中度负相关,其他性状与病情指数的相关系数都很低,可见各生物学性状与抗病性没有直接联系;可能因为苜蓿生长的不利条件影响了其抗病性的表达。根据抗性评价方法,得出如下结论:萨兰斯S、沙河S、泾阳S和沙湾S均为高感材料;伊鲁瑰斯S和38S为中感材料;38R、泾阳R和沙湾R为中抗材料;伊鲁瑰斯R、萨兰斯R和沙河R为高抗材料,这为下一步的杂交育种工作提供了组合依据。III抗、感材料3种酶活性与抗性的关系研究不同苜蓿品种抗、感组F1代苗期未接种处理各品种抗、感组F1代叶片中3种酶(PAL、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酶活性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但幅度不大。接种后,叶片中PAL、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3种酶活性均升高,但抗感材料间差别较大。总体上,接种后伊鲁瑰斯、萨兰斯、沙河、泾阳和沙湾5个品种抗、感组F1代3种酶活性均高于对照,抗病材料3种酶活性峰值和最大增幅均高于感病材料,且峰值和最大增幅与品种抗、感组F1代病情指数呈负相关,与抗病性呈正相关。综上所述,接种假盘菌后苜蓿叶片PAL、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3种酶可以作为早期筛选抗病品种(系)的一项辅助指标,另外,由于本研究所使用的苜蓿品种(系)较少,得到的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差,还需在更多苜蓿品种(系)上进行进一步研究。